第0134章 立春、钱家村、周家村-《红楼大名士》


    第(3/3)页

    尤其是青瓷、编制工艺品、茶叶这三样东西,他打算通过薛家商路,运到全国各地销售。

    说实话,以薛家商路的体量,慈溪产的这点东西真不够卖。

    而正因为这样,才能卖出高价。

    至于其他的比如蜜梨、杨梅、年糕、葡萄等农产品,因为不易保存,就只能在浙江以内销售了。

    乡绅富户们得知消息后,想找贾芸深入了解此事,但贾芸却不急着跟他们谈。

    因为慈溪有八成的土地都在这些地主手上。

    贾芸不想给他们一种自己想做成任何事,都离不开他们的印象。

    要说贾芸的谋划要是做成了,对这些地主是有极大好处的。

    但人就是犯贱,上赶着不是买卖。

    对贾芸和薛家商路来说,慈溪的生意可做可不做。

    所以,贾芸一定要让这些地主急的跳脚了,急巴巴的求着他带,才会真正和他们谈论此事。

    这天一大早,贾芸就和薛蟠带着亲卫出了城,直奔上林湖而去。

    上林湖依惯于群山怀抱中,湖岸曲折多姿,四周山势峻峭、果木丰盛。

    湖南面的栲栳山,又名仙居山,相传曾有仙人居住。

    山中极其幽静,小径蜿蜒,溪流淙淙,鸟声啁啾。

    丰水时节,瀑布飞泻,犹如白练腾舞。

    上林湖一带烧制青瓷的历史悠久,是越窑青瓷发祥地和著名产地之一。

    越窑青瓷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倍受人们的赞赏和青睐,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之一。

    越瓷的特点是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光彩照人。

    尤其是秘色窑青瓷,釉面青碧,晶莹润泽,如宁静的湖水一般,清澈碧绿,美丽的釉色、精致的造型,奔放的线划花纹,被称为青瓷中的精品为世人所珍视。

    贾芸一行赶到上林湖畔,一个叫周家村的村口,已经有不少人等候多时了。

    周家村的人全部姓周,没有外姓,他们世代制瓷,听说已经传承几百年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当贾芸的仪仗来到村口,近百人跪地拜见。

    贾芸从官轿上下来,走到跪在最前方的一个老人身前,将他扶起来,笑着说:“本官上门叨扰,倒是让周老先生受累了。”

    周登甲已经年近七旬,白发苍苍,满脸沟壑纵横,眼神却格外的亮。

    见贾芸客气,周登甲松了口气,拄着拐杖,高兴道:“县尊大人客气了,贵脚踏于本村贱地,不胜荣幸之至!”

    看到贾芸,他眼神闪过一道惊讶。

    昨天有衙役前来通知,说知县会到周家村视察,但他没想到知县会这么年轻。

    “哈哈,你老才是真的客气!”贾芸大笑道,然后挥手示意其他人:“都免礼起身吧!”

    等众人起身让开道路后,贾芸和周登甲携手走进村里。

    贾芸见老爷子精神不错,于是问他高龄,能吃几碗饭,儿孙多少,不一而足。

    没走多远,周登甲将贾芸带到村中的一座宅子内。

    “这是周家祖宅,平时没有住人,里面存放着近百年来,咱们族人做出来的越窑青瓷精品。”周登甲解释道。

    贾芸点点头,今儿他就是为了周家村来的。

    越窑最兴盛的时候,这里有几百座窑开工烧制瓷器,窑炉长条斜卧,形如卧龙,被称作“龙窑”。

    自宋以后,越窑青瓷衰落。

    原因有很多,比如黑釉瓷器的竞争,政治动乱,越窑秘色瓷技术逐渐失传,质量下降等。

    尤其是瓷都景德镇兴起,让全国各地名窑都没了生存空间,甚至全世界都疯狂追捧青花瓷。

    多种原因之下,越窑青瓷衰落也是必然的。

    然而恰恰是越窑青瓷衰落了,经历过战争过后,越窑所产青瓷市面上存量极少,故而价格昂贵。

    正由于昂贵,收藏者就都想得到它,这就给了越窑青瓷活下去的希望。

    房间中,有许多木架,上面摆放着密密麻麻的瓷器。

    有碗、盘、碟、盏、盅、钵、执壶、水盂等实用器。

    也有钟、炉、觚、长颈瓶、梅瓶、花翁、套瓶、器座、鸟食罐、动物瓷塑等,小巧、轻薄、精美,优雅别致,妙趣横生。

    贾芸选了几种仔细看过后,回头对周登甲道:“周老先生,这些瓷器确实当得上是精品,但现在周家村还能做得出来这么好的瓷器么?”

    “大人放心,咱们这些年虽说没大批量造瓷,但吃饭的手艺却没落下,连老窑也都常常开窑保养,随时都可以使用。”周登甲拱手郑重回道。

    贾芸点点头,吩咐道:“那好,你们以最快的时间烧一批出来看看,如果都能有这房里的瓷器一样好,我可能担保,你们造多少,我们就买多少!”

    周登甲激动的老泪纵横,又要给贾芸磕头,贾芸连忙扶住他。

    开玩笑,老头这么大岁数了,自己可是个有福的,不能让他磕走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