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节 最后一节美术课-《古墓里的新娘》
第(3/3)页
高教授讲的第三个标准是,既可抒主观情怀,又不失基本真实。他列举了徐悲鸿的骏马图,强调不管是变形也好,还是夸张也好,如果画的是马,就离不开马的基本面貌,不能让人看不出是马,同时呢,还要让人感受到一种感情,能看到画者的心。
冷小婉在温小飞的电脑里看过徐悲鸿的这幅画。她虽然不理解——包括温小飞也不完全理解——这幅画之中的抗战情怀,但却能感受到一种桀骜不驯、坚贞不屈、奋向上的精神,那浓重笔墨与留白衬托出的马的强健的肌肉,那随风飘动的马尾与鬃毛,都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此时再看这幅图,她不禁对中国的这个近代画家十分敬佩。
接下来,高教授又展示了几幅作品,有齐白石的虾,吴昌硕的牡丹,李可染的《万山红遍》等,对以上三点作了总结:“上述三个方面缺一不可,如果只强调风格,而不具备难度与真实,只随便涂一下,也可以说是有风格,但这显然不能称得上优秀。”
温小飞正想问怎样才能达到优秀,才能画出好画,就听高教授又继续说:“知道了以上特征,我们就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那么,我们光有理论与技巧,这样就行了吗?毫无疑问,肯定不行,我们还必须要有生活,这就是第四个标准。”
温小飞与冷小婉听了,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是啊,没有生活,画什么呢?没有生活,怎么能提到真实呢?没有生活,又如何谈得上“情怀”二字呢?
的确是这样,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艺术的母体。所以高教授最后说:“我们必须要有细致的观察力,这一点与作家相同,只有观察细致,才能表现出真实与特质,也只有观察仔细,才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希望大家以后都能练就一双善于现美的火眼金睛,创作出一流的作品!”
啪啪——,下面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深受鼓舞,仿佛即将投入一场成功在望的奋斗。
温小飞却突然变得十分冷静。他似乎找到了画画的秘诀,对自己的未来下意识地产生一种规划,那就是投入地去生活。
是的,生活,正是他找到的画画的秘诀。
回家的路上,温小飞把自己的感悟对冷小婉说了。冷小婉表示赞同,说自己也有同样的感受和想法。
“咱们到底是两口子呀,”温小飞高兴地说,“无论想什么,都会想到一块去。”说完,他又神秘地问:“嘿嘿,你知道现在我在想什么吗?”
冷小婉一看温小飞的眼神,就嗔怪道:“去,大白天的,不要瞎想,还是好好回顾一下高教授讲的四个标准吧。”
说到高教授,温小飞神往地说道:“不知高教授的朋友愿意不愿意教我,中央美院,可是中国美术的最顶级学府,我能有幸进去学习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