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三节 最后一节美术课-《古墓里的新娘》
第(2/3)页
班里的同学也都知道了高教授要出国考察的消息,知道今天将是他为自己上最后一节课,所以都非常重视。他们都很尊重高教授,但却有不少人对他偏爱温小飞与冷小婉两个旁听生感到不满。如果不是因为与温小飞与冷小婉成了朋友,他们一定会当面质问高教授是不是在循私情。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上去努力。”
高教授的最后一课,其实是专门为温小飞与冷小婉上的,因为其他人听这一课还为时尚早,至少也要到下学期才适合上这节课。他们的基本功还没打扎实,所以根本谈不上创新,也谈不上个人风格。
可是,每一个同学听得都非常认真。他们还是能听得懂的,只是做不到而已。这就如同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样的社会是好的,目前却难以实现。
只是,什么样的画是好画呢?有什么标准吗?是贴在画上的价格标签吗?是拍卖行里此起彼伏的竟价声吗?还是画家的名气与身份?
高教授说:“这些都不是,但吊诡的是,目前这些都正在被许多人当成好画的标准。而其实,真正的好画,应该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接下来,他就一一解释了四个特点。
先是要有极其鲜明的风格。他出示了一张吴冠中的《长江三峡》,以此为例,说道:“有的人可能觉得吴冠中的许多画,作画时间太快,不过他的风格决定了他必将载入中国艺术史,至少是二十世纪的中国艺术史,他创造了一种点线面相结合的、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画风,一位画家想在艺术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第一就是要靠画风。”
温小飞与冷小婉认真地看着屏幕上展示的《长江三峡》图,听着高教授的讲解,感觉真是他说的那样,同样是山水,却别有一种风格,只是至于点线面结合这一点,他们暂时还难以领悟,但这种风格已经印在他们脑子里了,今后自会有悟出的时候。
这时,高教授又展示了一张奇怪的画,上面居然是一个小便池。
“这是杜尚的小便池,其名为《泉》,这幅画被载入西方美术史,这幅画告诉我们好画的第二个标准,就是要有一定的难度,大家看看,这简直就和照相机照的一样。”
同学们都出啧啧赞叹之声,因为如果不是老师说,他们真会以为这就是一张照片,而如果拉近了,就会感觉是一个真实的小便池摆在自己的面前。
“太精致了,难度真的很大。”冷小婉轻轻地说。
温小飞点了点头,也是佩服得无以言表。
“大家再看这一幅,潘天寿的作品,他一笔画出石头轮廓的功力,令其他画家望而却步,中国传统绘画的大家,只要能列举出来,其作品中的技巧无一不具有难度。”高教授出示的是潘天寿的一幅山石画。
不过,这个在温小飞看来,并不太难。他觉得自己只要多练,应该也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常言道,熟能生巧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