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韫娘西嫁-《风烟传》


    第(3/3)页

    阿幺歪头想了一阵,“索家的音娘悄悄来过一回,问她有什么话没有,她憋了半晌不肯说,扭头又走了。隔日千佛洞的画师未生来家,只找佛奴说话,大约是替音娘来问个话,无非是不肯信她兄长当真通敌。”

    风灵整个人浸没在水中,索庭的死,多少与她脱不了干系,音娘同他兄妹一场,虽不相亲,可终究是血脉,她不惧昭娘与柳夫人,甚至索慎进的难,唯独不能直面音娘的悲切质疑,个中错杂,一言难尽。

    “哦,对了。音娘还说,自此怕是相见难了,若有事,可托付未生传递,望朔日往千佛洞礼拜,大约还可一见。”阿幺平静了心绪,将那些事一点点地记了起来,“长平县主的大日子也定下了,音娘是来不得了,她说终是同社姊妹一场,介时少不得托未生带些贺礼来,还请大娘代为转赠。”

    风灵自水中钻出,笑道:“是了,军资已要回,义兄回处密的道也扫清,韫娘婚期自是到了,该当好好地闹上一闹。”

    ……

    及到张韫娘辞嫁前日,未生果然来安平坊送了回东西,几卷手抄的佛经、铜制鎏金的女红匣笥等物,不是什么贵重物件,却是件件少不得的。

    风灵另添了几样好的在里头,算作索良音赠的,一并给了张韫娘。

    临到正日,张韫娘因成了长平县主,她的婚仪自然与寻常人家嫁女不同,哪里容得风灵闹腾。风灵伴着张韫娘,规规矩矩地在青庐内坐了许久,听着鸿胪寺来的主簿在帐外将颂词礼道一篇篇地宣下来,直念得风灵昏昏欲睡。

    侧眼瞧瞧身旁的张韫娘,倒是坐得端直。好容易听见主簿恭敬地唤了声“县伯”,风灵一下跃起冲出青庐,顾不上主簿鄙薄的眼神,笑向弥射讨要喜酒喜饼。

    弥射手持了一张弓,搭了一支去镞的羽箭,随手在青庐帐门上一射,这便从青庐中接出张韫娘,一同往正堂拜领了长安下的恩旨,拜别张伯庸夫妇。张伯庸也说不得什么,如今他既非父又非臣的身份很是尴尬,只得照着主簿的指点,将那些无关痛痒的场面话一句句地说下来。

    倒是汜夫人真切些,眼眶子红红地上前拉了张韫娘的手,也不顾什么身份品阶,只一味地叮嘱些日常细碎的,惹得张韫娘也跟着落了泪。

    弥射上前向张氏夫妇施了一礼,劝道:“处密往沙州一趟虽不近,却也不是什么难事,日后夫人若想念韫娘,只管差人来说,或送了韫娘来,或接了夫人去,皆不在话下。”

    汜夫人这才放开了手,掖了掖眼角的残泪,按着礼制,拜送了张韫娘与弥射二人。仪仗卤薄赫赫扬扬地自敦煌城内过,主道两侧聚拢了几乎全城的人,引颈张望。

    风灵与拂耽延早在城门候着,随着卤薄队伍慢慢地过来,二人跨上马,一气儿送出十里地,方才依依话别。

    回城途中,二人离了官道,沿着人迹甚少的胡杨林,纵了马缓缓地行着。这时节胡杨林最是好看,叶色金灿,十里黄金道。

    拂耽延忽然道:“我丁忧早已满期,论理该同你回江南道,亲自拜见你爷娘才是,只眼下当真是脱不开身,瞧着局势,也不知哪一年能换防回长安。待过了年节大防,我便命人往江南道一趟,先请了官媒娘子去提说。”

    风灵面上一红,嘴上硬是调笑道:“我尚且不急,你有甚好急切的?莫不是眼红平壤县伯纳了新妇?”

    “女儿家怎说得这些顽笑话……”拂耽延半真半假地沉了脸,不再理她。风灵怕他恼,忙驱马靠近,小意哄了几句。“我是说,你边防军务最是紧要不过,拖怠了也吃罪不起,左右我人便在沙州,在你眼皮子底下,还能跑了不成?我能等得,你只管……”

    风灵话未尽,只觉腰上一紧,整个人忽地腾起,被带到了另一匹马上。拂耽延粗糙的下巴抵上她的额头,带着温热撩人的鼻息。

    风灵侧脸仰望过去,他俯下脸,在她耳畔沉声低笑:“你能等得,我却不愿等。”

    风灵笑着推开他,扎挣着要回自己的马上去,一面伶牙俐齿地佯嗔笑骂:“我只怕你因几句顽笑话恼了,好意来哄你,哪知你是佯装的。方才还责我没正经,转过脸来,究竟是哪一个没正经?好没道理。只当你是个再板正不过的,而今何处学来的奸猾……”

    “现成的师傅不就在跟前么?”拂耽延低沉地笑道,却惹来风灵好大一串歪理诽议,他不得不别开视线望向别处,不去看她,方能忍住心头不住跳蹿着的,想要去攫取她菱唇的小火苗。(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