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游园-《红楼天骄》
            
            
            
                
    第(1/3)页
    众人穿过石洞,前面豁然开朗。
    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烂漫,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下。
    再走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凋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
    俯而视之,但见青溪泻玉,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沼,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贾政与诸人到亭内坐了,商讨起了此地的匾额。
    贾琮没有理会众人,四处打量着周围的环境,如料不错的话,这里就是后来的沁芳亭。
    果然,就听贾宝玉道:“老爷方才所说已是,但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也用‘泻’字,似乎不妥。
    况此处既为省亲别墅,亦当依应制之体,用此等字亦似粗陋不雅,用‘泻玉’二字,则不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
    贾政听了,点头微笑。
    自己这儿子虽然不喜欢读书,但是,吟诗作对上,却有一些天赋。
    众门客见此,也都纷纷称赞。
    众人歇息了一阵,离开沁芳亭,从桥上穿过池塘,观赏着沿途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
    忽抬头,见前面一带粉垣,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众人都道:“好个所在!”
    于是大家进入,只见进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三间房舍,两明一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的床几椅桉。
    从里间房里,又有一小门,出去却是后园,有大株梨花,阔叶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
    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
    贾政笑道:“这一处倒还好,若能月夜至此窗下读书,也不枉虚生一世。”
    遂让人拟匾额,一个门客道:“淇水遗风。”
    又一个门客道:“睢园遗迹。”
    贾政摇了摇头,都不甚满意,转头看向了宝玉。
    宝玉连忙道:“都似不妥,这太古板了,不若“有凤来仪”四字。”
    众人轰然叫好,贾政也点了点头,又让宝玉题了一副对联,这才作罢。
    有凤来仪,这里就是后来林黛玉的潇湘馆了。
    林黛玉在这边估计也住不了多久,顶多也就能住一年多的时间。
    有林如海在,他还要时常回去住一段时间,等自己出了孝期,两人就可以成亲了,到那时就常驻宁国府了,不可能再在院子里住了。
    这时贾政走过来问道:“这些院落屋宇,并几桉桌椅都算有了,还有那些帐幔帘子并陈设玩器古董,可也都是一处一处合式配就的么?”
    这些贾琮也不是很清楚,肯定都准备了,至于有没有配齐,就得问贾琏了。
    这些事情,一直都是由他在负责把控。
    贾琮看向了贾琏,贾琏忙从靴筒内,取出靴掖里装的一个物品清单来,看了一看。
    开口道:“妆蟒洒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还差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
    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湘妃竹帘一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一百挂,黑漆竹帘一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每样得了一半,再有几天也都全了。
    椅搭、桌围、床裙、杌套,每分一千二百件,也都有了······”
    一面说着,一面往前走去。
    忽见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
    隐隐露出一带黄泥墙,墙上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枝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
    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熘青篱。
    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一望无际。
    贾政笑道:“倒是此处有些道理,虽系人力穿凿,却入目动心,未免勾引起我归农之意,我们且进去歇息歇息。”
    说毕,方欲进去,忽见篱门外路旁有一石,亦为留题之所。
    众人笑道:“更妙,更妙!此处若悬匾待题,则田舍家风一洗尽矣。立此一碣,又觉许多生色,非范石湖田家之咏不足以尽其妙。”
    贾政道:“诸公请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