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 大手笔-《妖妃预备役的年代日常》
            
            
            
                
    第(3/3)页
    其实,顾珩过年和平时,都有送烟给他的,但顾珩送的如何和闺女送的比呢?
    这完全没有可比性。
    他闺女才十八岁,就能给他买烟了,这十里八乡的,他见过有女儿的人家太多了,没一个有他闺女能干又有孝心的。
    姜娴也是无奈,她爸就是太容易感动了。
    分完了三巨头的,家里还有女长辈和嫂子们啊,姜娴摸出一沓色彩绚丽的丝巾递过去:
    “大伯母、二伯母、妈还有嫂子们,人手一条哈。”
    姜大嫂眼睛首先一亮,她摸着那滑不丢手的丝巾,惊讶道:“好滑,这颜色也很漂亮。”
    她娘家村有个跟她一般大年纪的媳妇子,结婚的时候,得了一条红纱巾,快把大家伙儿羡慕死了,直到现在,她还经常用那红纱巾包头呢。
    姜大嫂这个年纪,三十好几了,早过了小姑娘家那个攀比的年纪,可是那时候的艳羡记忆却留下了。
    姜二嫂到姜五嫂也是个个喜欢,丝巾不大,是方方正正的形状,但却很特别,至少五位嫂子,都未见过这样的丝巾。
    对,胖丫儿刚刚说了,这叫丝巾,并不是她们平时见到的纱巾的模样,再看,丝绸的质感,颜色鲜艳绚丽,并不是单纯的一色,所以它们是丝绸做的吧。
    姜娴自来很有些“穷讲究”的毛病,总而言之,就是不是好东西,她哪怕空手回来都是不会带回来的。
    所以,她买回来的自然是罕见又稀缺的好货。
    姜三嫂爱不释手的抬头问:“胖丫儿,这……得费不少钱吧?”她会刺绣,对于布料的价值敏感性更胜于其他妯娌。
    姜娴摆摆手:“不贵,一块多。”她说了个供销社纱巾的大概价格,实则要翻一倍。
    她家三嫂果然没有她爸好骗,包括伯母们和她妈,都颇有些怀疑的看着她,她妈的左边眉头还微挑了下,姜娴熟悉自家妈的小习惯,左边眉头挑,潜台词就是:听你鬼扯。
    姜娴眨眨眼,她确实是在鬼扯,可惜,大家没有证据:
    “真的一块多,你们看,它们虽然是丝绸的,但布料少。”
    说完,她也不管大家伙儿信不信,一股脑儿拿出行李箱里其他东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