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局已定-《三国:从落凤坡开始》
            
            
            
                
    第(3/3)页
    相反,他们还有此心思。
    对于此,从出发之前的杨阜,就已经是有所预料到此事。
    毕竟,两国之间现如今间并未有丝毫的利益瓜葛。
    联盟反而能够互取所需。
    并且,西羌国这面与近在咫尺的烧当羌等部族还是世仇。
    那么即便是他们,也渴求寻找一方强有力的势力引为援。
    短暂的在头脑里思索半响。
    杨阜就仿佛是洞察一切。
    二人虽各怀心思,可面上都各自流露欢声笑语。
    “好,那阜就期待明日与西羌王的会面了。”
    “一言为定!”
    谈拢了此事,二人都各自身负使命,也就没有了闲聊的心思,各自散去。
    从外围的草原奔回。
    丞相雅丹径直往王宫回返,欲立即向西羌王彻里吉禀告此事的进展。
    而另一面。
    杨阜也是快速携侍卫返回驿站。
    紧接着,他梳洗打扮一番,并于身间衣物上点满了留香。
    既然次日就要与对方羌王会面,商谈重事。
    那他作为一国使臣,自然也得庄重起来。
    毕竟。
    如今他不仅仅代表的就是自己,个人的装束亦是代表着整个国家的颜面。
    大国气质不能玷污。
    他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如今既领重任,定要重拾大汉对四方外夷间的风度。
    自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受采纳后。
    自此,他亦对儒家学说予以多加改进。
    大汉这数百载间,官方所推崇的儒学就是以“仁义礼智信”为主。
    国家层面,也推“忠君爱国”的思想。
    儒生们也纷纷深受其影响。
    故而,多受熏陶的杨阜心间,早已注起了维护大汉王朝的心思。
    纵使如今大汉衰微,他亦不能坐视在外夷间的威势逐步丧失殆尽。
    两方都在针对着此事予以做足着充分的准备。
    以待接下来的会谈。
    那一面,骑乘着一匹精壮汗血宝马的丞相雅丹,也是很快就进入王城抵足了宫门口。
    鉴于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
    宫中侍卫只是象征性的检查一番。
    他就得以轻松入内。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汉羌间的习俗区别了。
    在大汉这面,但凡是外臣觐见,不管官职多么显赫,都得脱履,取剑,单身上殿。
    此乃是对天子的尊卑。
    所谓尊卑有序,不可辜负!
    而羌族这面,却是等级制度深严。
    似丞相雅丹,除却西羌王彻里吉以外,还当真无人胆敢招惹。
    宫门侍卫也只能是象征性的检查一番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