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首次交锋,合伙经营(四)-《重生之我为崇祯》


    第(2/3)页

    对于朱建所言,郑大木点了点头,却是有些似懂非懂模样。

    而此刻,朱建的这席话却是听的在场的诸人莫不有些惊讶万分,要知道自古以来,帝王宣传的无不是君权神授。

    自从汉朝董仲舒提出了“天意”、“天志”的概念,并且提出了“天人相与”的理论,认为天和人间是相通的,天是有意志的,是最高的人格神,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天按照自己的面目创造了人,人应按天的意志来行动。

    从“天人相与”的神学目的论出发,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的命题。认为皇帝是天的儿子,是奉天之命来统治人世的,人民应该绝对服从他们,凡是君主喜欢的事,老百姓应该无条件去做。君权神授的理论,强调君权的天然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性。

    作为拥有后世记忆的朱建,这种思想在他看来虽然在短暂时间内有利于维护所谓的君王权威,但是凡事有利皆有弊,何况这‘君权神授’自身本就是一把双刃剑。

    那是因为不仅仅是历代帝王,而且造反的农民领袖,也可以假托天命,自称“奉天承运”,或者说“替天行道”,喊出一句“赤天已死,黄天当立!”把自己的活动说成是受上天的指使,从而达到神化自己。

    也正是因为明白这一点,朱建这才借此机会阐述了一番‘民本’思想,其实要说民本思想,中国自古那也是有之。

    民本民本,以万民为本,这江山那才坐得稳,这改革才能行得通,这整顿才能赢得天下民心!

    而就在众人皆是沉浸于皇帝之前的那番话之时,朱建已然上前,却是将郑大木放下,双手扶起郑芝龙道。

    “郑大人,朕与你却是终于见面了啊!”

    “啊!”

    闻听皇帝所言,一时间郑芝龙却是不由的张大了嘴,却是有些惊讶不已,而二人的这一见面,在众人看来,却似乎是久别之老友重逢。

    见郑芝龙有些惊讶之色,朱建却是笑道。

    “郑大人不必此般,郑大人出身海商,纵横大海多年,曾是让帝国的军队闻风丧胆,朕却是久闻大名啊!”

    对于朱建所言,一时间郑芝龙却是有些面色羞红之意,毕竟作为曾经的海盗,这是他一段不愿揭开的过往,若是不然他郑芝龙也不会一心想要归附明朝为官。

    见此状,朱建却是笑道。

    “郑大人,朕不过是赞誉郑大人的手段非凡,若是有些失言,朕却是在这里给郑大人赔个不是!”

    对于朱建这话,郑芝龙忙是道。

    “罪臣不敢,陛下所言皆是罪臣当年一些过错之事,幸蒙天恩,罪臣却是才有将功赎罪之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