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各方应对(上)-《统御全球》
第(2/3)页
丘吉尔急得在自己的办公室里面打转,丘吉尔实在找不到解决的办法,毕竟英国与苏联没有多少联系,两国的距离也比较远。
再说两个国家有着迥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苏联是要革资本家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英国就是此时世界上资本家的老大。
苏联在建国之初,英国还领着一帮小弟对苏联进行了武装干涉,结果被打得灰溜溜地回来了。
苏联和英国之间的矛盾,根本就是不可调和的,英国生怕苏联把无产阶%级革%命传播到欧洲,然后把他们这些资本家的命给革了。
可以说英国这个世界老大,对苏联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双方还彼此充满了警惕和敌视。
如此情况下,英国想要引导苏联的抉择,显然是不可能的,没有办法就只能凉拌了吗?
那不是丘吉尔的作风,就算不能阻止苏联帮中国运输稀有金属矿石,丘吉尔也要给德苏两国添堵,最好是两个国家因此生出间隙。
丘吉尔立即召集战时内阁的的8个人开会,英国战时内阁分别是:
丘吉尔(首相兼国防大臣)、张伯伦(枢密院长,逝世后由安德森接任)、艾德礼(掌玺大臣)、哈里法克斯(外交大臣、翌年1月由艾登接任)、
格林伍德(不管大臣),比弗布鲁克(飞机生产大臣)、贝文(劳工与兵役大臣)和伍德。
会议的地diǎn就是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这次会议的主题丘吉尔已经决定了,但他需要和几位内阁成员说下。
会议开始之后,丘吉尔就把所得到的情报分发给来参加会议的几位战时内阁成员。
这些情报包括隆美尔拍卖几百万件武器,中国向德国支付支付三百万吨稀有金属矿石,斯大林同意帮中国运输稀有金属矿石到德国等情报。
说实话,英国这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情报系统还是很厉害的,如此机密的情报,英国全部都搞到了。
几位内阁成员看完手中的情报之后,就立即议论纷纷:
“隆美尔,不就是哪个魔鬼之师的师长吗?”
“就是哪个纳粹纵火犯,他的第七装甲师只用五天六夜的时间,就从阿登森林打到了敦刻尔克。”
“英国联军一百多万军队就是因为这个纳粹纵火犯而被彻底包围的,不然咱们也不可能败得那么快。”
“为什么我们就没有这样战神一般的将军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