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要么降要么死-《赵云》


    第(3/3)页

    “本县三老沈球率各乡三老拜见将军!”一个个都是五十多岁的人,说话中气十足。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这里所说是“三老”是与乡里中的国家官吏序列中的乡属职官“有秩、啬夫、游徼”是排列在一起的。

    而且,此时的乡里中的分工还很明确,即“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贼盗”。

    高祖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五十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

    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一人,县三老也限任一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所以县三老实际上与乡三老属于同一性质,只是行使职责的地域范围不同而已。

    “不必多礼!”赵云眼睛一眯:“中宿县令没来?”

    一众三老们惊讶不已,沈球赶紧借口:“禀将军,县令何大人事务繁忙??????”

    “让董重带一个百长,”赵云没有看他,即刻下令:“领一百兵卒,就任中宿县令、县尉。”

    “喏!”

    乡老们可以获得尊重,但不是在军营中,一个个噤若寒蝉,这种事情他们没有经历过。

    董重不曾想自己中标,眉飞色舞地前来拜谢。

    “本帅会向雒阳报备,好好治理地方。”赵云温言抚慰。

    至于不通过?那就是笑话了,他姑姑是当朝太后,刘宏都不会找他要钱。

    三老们懵逼了,这么简单县令就被拿下了?连县尉也受了池鱼之灾?

    沈球嗫嚅了两下嘴唇,还是硬着头皮说道:“球等此来,专为调停将军与歇马部落、驻马部落的纷争??????”

    “你说是纷争?可笑!”赵云一嗤:“驱赶朝廷官员,悍然出兵浈阳,肆虐桂阳,那时你们在何处?”

    “本帅乃赵佗公子孙,受皇上和诸公委托,前来镇压不法。他们要么降要么死!”

    武帝子孙?一个个大惊失色。在这里,赵佗的名字可比刘家天子好使,即便他去世了几百年。

    说完,赵云施施然走了,也没移动脚步,瞬息不见。(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