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貂和狐狸-《清穿守则》


    第(3/3)页

    本来嘛,大家伙都是亲戚,鱼帮水,水帮鱼。

    说穿了,就是赚些利息钱。

    虽然少,可也比没有强。

    这些事儿,弘晖的一些谙达也有和他提过。

    那时候他们也有问过奶粉子的事。

    都表示,他们部落的奶粉子不错,能不能让他们推荐一二的。

    蒙古人以为杏花村是雍王府的生意。

    而他是雍王府的大阿哥,嫡长子,总有那权利吧?

    本来弘晖是不愿意解释,可由于那几个的关系不错。

    便写信解释了一番,杏花村的真正老板是谁。

    蒙古人实诚,见弘晖把府里的这种秘辛都说了,便也表示,不强求了。

    不过,他们也说,倘若有机会,还是想和杏花村合作一二的。

    奶粉子在他们部落有的是,那些吃不完的,基本都是倒了,还不如换些银钱呢,哪怕不多。

    弘晖也答应帮着留意,只不过,是真找不到机会。

    这次,顾敏提起来了,弘晖自然是激动了。

    倘若能帮着谙达们能解决一二,也是好。

    可哪成想,顾敏提到的得却是狐狸皮,貂皮一类的。

    “我这次下江南的时候,发现江南的富商,对狐狸皮啊,貂皮特别的喜欢,特别是红狐狸皮,白狐狸皮的。

    毛领子卖个几千两不成问题,所以你想啊,倘若蒙古哪儿,逮着狐狸,貂的能养起来,到时候拿来卖,不挺好的?

    弘晖,不是我说,这个利润可是丰厚了,就是养养,有可能会挺麻烦的,成活率不高。”

    别说古代了,哪怕是现代,只要经济条件合适些的,江南的女人们其实也会买水貂大衣的。

    之前网上一些人说北方的大妈大婶喜欢,顾敏那时候看到了,很是无语。

    这个哪里分北方南方的,自己单位的同事们,也个个有两到三件的。

    其中有个同事最是夸张,春秋夏天的衣裳,能穿七八十来年的。

    一年也未必买件春秋夏天的新衣裳。

    可是貂皮大衣,一年一件,家里有近二十件的貂皮大衣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