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亲事-《清穿守则》


    第(2/3)页

    而且是自己带出来的徒弟,也不敢反了自己。

    顾敏有些事情既然是交给小胡去打理了,便全权交由他去负责了。

    小胡在顾敏回通州后的第五天便匆匆南下了。

    顾敏有问过葫芦,有没有怀上诸如此类的。

    夫妻二人就两个孩子,还是少了些。

    特别是在古代,在古代,那是多子多孙多福气的。

    顾敏还是想葫芦多生几个。

    不过,葫芦却说没啥反应,反正有一子一女了,也不多求。

    顾敏呢也不多说什么了。

    过年前,杏花村又在京城开了两家分店,至于在通州,情况也是极为不错。

    特别是码头店的生意,差不多到了井喷的状况。

    最好一天的生意,顾敏有拿账册看过,居然比京城三家分店的总营业额还要多。

    据喵喵观察所得,大都是一些人南下回乡了,所以,带些京城的特产名产回去。

    还有一部分的情况是,由于是码头,一些码头工人,也买得挺起劲的。

    国人有一个现像,那就是越多人排队买的,人家越愿意去买。

    大家伙觉得,越多人买的东西肯定是又实惠又好吃的。

    码头本来就不缺客流,生意自然是好了。

    有些觉得这儿排队麻烦的,索性去了城中店买。

    顾敏觉得,再过个四五年,靠着这些南下的人带回去的糕点做广告,完全可以到运河两岸的一些大城市开设杏花村的分店。

    “额娘,通州真的不再开第三家?”喵喵觉得有些奇怪。

    毕竟,一开始的时候顾敏是打算通州开三家的。

    可顾敏居然就此打住了。

    “没啥必要了,通州两家就成,以后除了京城,别的城市,最多两家,太多铺子,一方面人员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在材料方面也未必跟得上。”

    最重要的一点是,随着康熙六十年的到来,顾敏觉得,现在铺子还可以慢慢来。

    因为你不知道八爷九爷到时候会怎么对付四爷,指不定会从自己的铺子着手也说不定。

    食品铺子下毒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的。

    顾敏觉得,还是不要冒这个风险了。

    你说她胆儿小也好,无论如何,万一真被人下毒了,先是有人受牵连而出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