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他来了 下-《重生美国当大师》


    第(2/3)页

    英国贵族爵位分为分为终身贵族(Life  peerage)和世袭贵族(Hereditary  peerage)。

    终身贵族都是男爵(Baron),爵位不能继承。

    世袭贵族有五个级别:公爵(Duke)、侯爵(Marques),伯爵(Earl),子爵(Viscount)和男爵(Baron)。这些爵位自然是可以继承的,还可以被提升。

    劳合-乔治原本是平民出身,不过因为一战中的“丰功伟绩”在今年授予了伯爵爵位。

    他历史上是唯一一位威尔士人英国首相,也是唯一一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以威尔士语为第一语言的英国首相。

    总体而言,此君和他所属的自由党是偏左的。

    比如说在他财政大臣任内,通过了8小时劳动制,建立了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制度。

    再比如说在他的首相任内改革了选举法,让年满三十岁的女性获得了选举权,也赋予女性当选议员的权力。

    不过呢,乔治首相在对外政策上面不失老牌帝国主义列强的风范。到了1921年,他主要依靠的也不是同党中人,而是保守党的支持。

    所以,他的内阁之中多有保守党的人士。就好比现在正坐在唐宁街10号的会客厅等着开会的两位。

    嘴里叼着雪茄的那位是袁燕倏很熟悉一只大胖子,现任的大英帝国殖民地事务大臣。

    只听他向身边的一位绅士愤愤地拿起一张报纸,指着上面的一张照片愤愤地说道:“乔治,看了今天的报纸了吗?那个‘CHINK(中国佬)’来了!”

    那张照片上正是我们的袁大师抬首望天负手而立的伟岸英姿,旁边还有一帮人跪倒在地给他做陪衬。

    而这位“乔治”是此时的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寇松侯爵,爵位全称是第一代凯德尔斯顿的寇松侯爵(  1st  Marques  Curzon  of  Kedleston)。

    这位仁兄和赛里斯关系不浅,因为1898年他39岁的时候成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印度总督。

    他到了印度之后就把黑手伸向了雪域,为了和沙俄争夺中亚,因此他有强烈的企图把雪域给分裂出去。因此1904年他派军攻占拉萨,又逼着雪域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

    此君还因为“寇松线”而名垂青史。

    1919年12月寇松提出一条划分苏波边界的临时边界线,主张把应属于波兰的一切地区都划归波兰,这就是著名的“寇松线“。

    他是为了防范苏俄而强化大波波。但是这条线使波兰同苏俄、立陶宛发生了冲突,为日后波兰外交上的孤立埋下隐患,还成为苏德联手的诱因之一。

    看了这些事迹就知道,寇松侯爵那也是死硬的帝国主义分子,自然跟丘吉尔是臭味相投。

    现任的英国外交大臣皱了皱眉头,有点哭笑不得地说道:“温斯顿,你何必把那个‘CHINESE(中国人)’放在心上呢?就因为他的那几篇文章……”

    作为一位资深外交官,他自然要比自己的内阁同事更加注意称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