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置身度外话攸关-《三国之马腾天下》


    第(2/3)页

    “徐公和邹忌,两个人到底是谁更漂亮,本来对一些不相关的人来说,是一个十分容易判断的问题。

    然而对一些掺杂了个人情绪的人来说,事就变了样了。

    正如先生刚才所云,邹忌的妻子爱他,觉得他最漂亮;邹忌的妾侍害怕他,就说徐公比不上他;邹忌的客人有求于他,也跟着人云亦云。

    不过好在邹忌这个人虽说有点自恋,但头脑还是挺清醒的。

    他正是觉得自己不如徐公漂亮,才再三地向别人求证。虽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在与徐公面对面后,还是得出了自己不如徐公漂亮的结论。

    这件事本来是一件非常简单、也是一件非常容易判断的事情,然当与各方面的利益纠结在一起的时候,事情就会变了,就会得出一个与事实完全相背离的结论。

    先生给我讲这个故事,莫非是在提醒我,在今后的日子里,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遇上事情不要冲动,不要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更不要轻易地被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所左右。不知我说的对不对,先生?”

    永嘉先生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

    在这个故事里,邹忌与他的妻子、妾侍、客人四个人中,邹忌是一个核心人物。

    妻子、妾侍、客人出于不同的立场,对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却作出了与事实完全不同的回答。

    邹忌呢?在相继得到三个肯定的答复后,会不会也在心里觉得是自己比徐公要美呢?

    只有在与徐面对面后,才得出了还是徐公要美的结论。这说明了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啊!

    这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比喻。

    因为就这件事情来说,毕竟是非常容易判断的,因为两个人就在那儿站着,换作一个不相干的人来说,立马就会得出结论。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哪有这么简单?

    人们常说,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但当事情的本来面目被云雾弥蒙,再加上一些不同的利益攸关方在其中陈述不同的陈辞烂调,作为人主,作为一个当政者,如何去作出中正准确的判断?

    我以为,为政者要想做到这一点,在遇到一些利益纠结的时候,不单单是头脑要冷静,而且要强调一点,那就是一定要善于置身事外,唯其如此才能对事情的本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