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多勒详说法门寺-《三国之马腾天下》


    第(2/3)页

    多勒道:“施主慧眼如矩,天下佛门均是如此。

    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

    门者通也;解脱即是自在,即是涅槃,即是成佛。

    何以成佛?从这三门入。

    若能我见皆空,则会不起着于相,可无所欲求,终会成佛。此乃是我佛门以物表法之意。”

    马腾道:“多谢大师赐教。我刚才听中使说了白马寺的由来,不知这阿育王寺缘何而来?”

    多勒道:“这里有个传说。”于是多勒和尚向马腾等人说起了诸般由来。

    相传,殷周时的扶风地区,有个小村叫美阳村,村中有一青年叫法阿门。

    他痛心豪强横行,盗贼四起,民不了生;他笃信天竺传来的佛教,可以教化民众行善积德,普渡众生。

    于是,建立“教坛”,演化佛教,一时从者甚众,后被当权者以“蛊惑民心”为由所杀。

    释迦牟尼得知此事深为感动,对阿育王说:“我入化后,将我体断成四万八千块,一块送往东土周朝法阿门的故居。”

    再说公元前二五九年,古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阿育王统一了北印度诸国,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同时举行了佛教历史上第三次,也是最隆重,最具开创性和划时代意义的集结。

    最后,决定打开大般涅槃堂,取出释迦牟尼的真身舍利,分成八万四千份,派出僧众和信徒持舍利与佛经到国内偏远地区和国外,布道施法,弘扬佛教。

    秦始皇元年仲秋,西域沙门僧释利房等一行十八人,手捧盛装十九份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的宝匣,披星戴月,跋山涉水向东土中国走来。

    话说西域沙门僧释利房等一行十八人,于秦始皇四年来到中国西部周原腹地。

    在晚霞退去,夜幕覆盖大地时,伟大的佛陀显身:“暂不要将我残存肉身显示于世。等众生普度,万民归佛后,再显我灵骨吧……”

    最后,众人一致同意,先将佛骨舍利全部埋入一座高高的“圣冢”之下,然后再到咸阳面见秦王。

    谁料面见秦王赢政之后,宰相吕不伟以“惑乱民心,毁我大秦”为由,将释利房等人打入地牢,所带经卷物器全部烧毁砸烂,弃之于野。

    幸而有一丈六金刚打破牢门,搭救了众僧,他们终于又鼓起了勇气,并决定一行十八人分四路,以秦都咸阳为中心,分别向南向北,向西向东,疏散民间,秘密与众说法布经。

    到每年的四月初八——佛诞日这天,在周原腹地美阳的“圣冢”前会面,交流各自的传法经过和布道经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