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虚招和实拳-《万世血仇》


    第(3/3)页

    南部石门沟要塞的防御重点,自然就是白书杰的老冤家、死对头多田骏驻屯军,目标就是古北口!

    南部石门沟要塞的外围阵地,从西向东,分别是大庙山阵地、西龙潭阵地、苏家营阵地、大南沟阵地。而大庙山阵地和西龙潭阵地,一东一西卡住了潮河通道,也卡住了从古北口进攻滦平县的公路!

    当初白书杰冲出古北口,就是在大庙山暂时停留的。后来在滦平县警备司令部,白书杰再三强调了大庙山、西龙潭这两个战略制高点的重要性。邵建章不敢怠慢,立即让当时的副师长陈俊达带领第17团主力驻扎在这里。

    大庙山和西龙潭在潮河的东西两面,距离古北口长城的直线距离,只有11——15公里。面对南面的古北口,形成了“双鬼拍门”的架势,可攻可守。但是,这里距离石门沟主要塞36公里,是得不到重炮支援的。所以,白书杰大笔一挥,就给这两处阵地分别装备了2门九二式1o5mm野战加农炮。

    这种型号的重炮,它的射程达到了18.2公里,比八.九式15omm野战加农炮18.1公里的射程还远1oo米,整个古北口和南天门长城都在它们的打击之下。

    白书杰给4门重炮配备的炮弹,分别是榴弹12o,燃烧弹6o。他的意思清楚得很,只要你小鬼子敢出来,老子就给古北口长城防火!不光是切断小鬼子的后路,而且准备彻底摧毁古北口长城防御体系。

    考虑到这种型号的4门重炮是为了今后的战略目的准备的,不能轻易暴露出来,所以又给大庙山和西龙潭装备了明治四十一年式75mm山炮4门。当然,这是奉天军械厂仿制出来的,但是性能却和原装不相上下,是原东北军最主要的火炮。

    “九一八事变”的时候,白书杰叮嘱盛治国,最关键的就是要把这种火炮抢出来。结果盛治国不仅把315门火炮抢出来了,还把火炮生产线、火药生产线、炮弹生产线也搬回来了。现在的三仙洞兵工厂,就能够自己生产这种火炮和炮弹。

    41式75mm山炮的特点是重量很轻,只有54o公斤,相当于半吨重,但是射程却达到了6.3公里。2个士兵就能推着到处跑,机动性很好,在各种地形使用都很方便。

    41式75mm山炮除了用于压制炮击外,小鬼子在巷战时也经常把这种炮推到街上当平射炮使用,轰击对方机枪火力点。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