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初次对海攻击-《万世血仇》


    第(3/3)页

    “总司令:我第一重炮营,于今日上午十时许,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和敌人军舰在相距十八公里左右生第一次正面接触。12门重炮三轮齐射,击沉炮艇一艘,防空连打伤敌机一架。我方遭到一枚炮弹近距离打击,一人牺牲,九人受伤,重炮无恙。重炮团:赵大勇。”

    白书杰一把抓过电报仔细看了半天,顿时开始脾气:“赵大勇什么时候跑到前线去了,也不打声招呼!这是什么狗屁电报,啥都没有说清楚!”

    “支队长,您也不要太着急,战斗经过自然在后面才能说清楚。”王心兰只好小心安慰:“第一封战报总是很简单的,因为他们还需要转移炮兵阵地。”

    王心兰说的没错,赵大勇就是在转移阵地途中,临时出的一封战况报告。电报很简单,经过很复杂。

    赵大勇也是第一次指挥重炮大部队作战,心里自然也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辜负了总司令的一番心血。所以,他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悄悄赶到了第一线亲自指挥。

    原来,虽然预设了两个假阵地迷惑敌人,也故意留下了防御漏洞,希望能够被小鬼子的探子现。可是,蓝采芹占领锦西和绥中的时候,对于敌特分子和汉奸来了一个大扫除,否则也不会抓了两万多外籍人员!后来又把这一线的老百姓都搬走了,小鬼子根本没有办法混进来。

    赵大勇赶到前线以后,自然现了这种情况。可也不能派人过去告诉小鬼子:“你们派人过来侦察吧,我们保证不抓人、不杀人!”

    经过三天时间的踏勘,赵大勇心生一计。然后跑到蓝采芹的第三师指挥部,详细了解了锦西和绥中的老百姓都被搬迁到什么地方去了。然后挨家走访,终于被他找到了17个老渔民。

    赵大勇找到塔山屯渔村的张碧祥,这是四十多岁的一位船老大,因此很小心地问道:“大伯,您家的渔船还不在不?”

    “在啊,就在屯子前面。因为带不过来,所以埋到沙里面去了。”张碧祥笑着说道:“等你们赶走了小鬼子,我还要回去带领大家伙儿打渔呢。”

    “大伯,是这个样子的。”赵大勇简要的说道:“最近啊,小鬼子的兵舰总在绥中那旮旯晃悠。大伯您应该知道小鬼子的兵舰最是横行霸道,所以,我们想请您们出海打渔,让小鬼子以为这附近没啥情况。行不行?”

    毕竟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