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体制问题-《消防兄弟》
第(2/3)页
后来,随着他的职位和军衔的升高,他要带兵,他要打仗,他就必须仔细考虑这个问题。
那些提倡消防“职业化”的人,谈论兵役制消防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他们主要归结是:
(一)消防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影响部队战斗力;
(二)面对二次就业,造成不安心部队;
(三)管理体制的多重性,影响了消防部队的全面发展;
(四)待遇不到位,影响了部队的稳定。
他们认为:消防队实行职业化是解决上述问题有效手段。
穆天宇想了想,对张书记说:“其实这是个伪命题,职业化和兵役制其实不矛盾。”
张书记觉得很新鲜,问道:“现在议论最多的也就是这一条了,说说看怎么不矛盾了?”
“这么说吧,就拿我自己来说,”穆天宇穿着病号服,坐在床上,指了指自己说:“难道我不是职业消防官?消防部队是由全体指战员共同构成的,就像其他兵种部队,外敌侵略我们时,解放军战士也都面对二次就业问题,都有待遇不是很高的问题,难道就不打仗了?”
“你意思是说,无论公务员制还是兵役制,都可以是职业化的。所以讨论的问题,实质上不是职业化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对,据美国一份统计,在救火中,30多岁的消防员死亡率最低,20多岁的其次,40岁往上的消防员的死亡率较高。在中国的消防部队中,不可能有40多岁的消防员,兵役制还可以把消防员归为技术兵种,增加士官的数量,提高30多岁消防员的比例。从这个意义上,兵役制比公务员制,更有利。而公务员制消防员,很难实现30多岁就退休,将来30岁以上,甚至40岁、50岁以上的人越来越多。还谈何战斗力?”
“是的,这的确是个问题。”张书记听着,附和着说道:“这个问题也是成本问题。另外我想问一下,消防员公务员制能降低火灾频率吗?”
“显然不能,这个问题在美国和日本都得到了证明。”穆天宇说:“而且成本非常高昂,以江城市为例,根据每一万人需要配备10名以上消防员的数据来看,我们要用高薪吸引13000名消防员,政府每年需要综合支出近50亿人民币。”
“那是不是像美国和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才能实行消防队伍的公务员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