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淮南喜事多-《奋斗在盛唐》


    第(3/3)页

    宾客里有个叫杜肃的人,饱餐一顿羊肉之后,有了坏心,回去就写了一纸状文向皇帝告此事。

    人证物证俱在,该如何处置张德呢?

    英明的女皇陛下,当时说出了一句千古名言:“朕禁屠宰,吉凶不予,然卿请客,亦需择人。”

    跟今天给崔耕的这份圣旨,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意思就是说,张德是因为喜事犯了禁屠令,没罪。但是呢,杜肃出卖朋友,太不是东西了。

    结果是犯法的没事,告密的遭殃,朝臣们大概就明白皇帝的意思了。

    接着,武则天又以考察禁屠令的施行情况为由,命宰相们四处巡查。

    名相娄师德到了某处地方后,官员们一想,宰相来了,咱们不能慢待啊,就上了一只羊,并解释说,这羊是狗咬死的,扔了可惜,宰相尽管放心食用。

    紧接着,又上了一盘鱼,也说是狗咬死的,弃之可惜。

    娄师德当场就翻脸了,大骂:放屁,欺负我这当丞相的六畜不识五谷不分咋的?这鱼在水里,能被狗咬死?

    老娄一威,顿时吓得陪宴的官员脸色巨变。

    不过他下一句话,就又逗得全场哈哈大笑。

    只听娄师德道:“依本官看啊,这分明是水獭咬死的,你们别想骗我!”

    宰相都这么说话了,下面的地方官员们也就渐渐明白了朝廷对禁屠令是一个什么态度。

    这明显就是要接触禁屠令这个旨意,但碍于女皇陛下的面子,不能说废就废嘛。所以,大家慢慢消除,心照不宣地慢慢废弃就是了。

    往后,武则天又通过几个小案子,宽恕犯了禁屠令的人,惩罚告密的人,最终没人敢再提起她这道旨意了。

    所以,即便没有崔耕,即便没有武三思为崔耕说话,这条禁令也会慢慢地不废而废。

    当日在杨四娘家,崔耕被孟神爽抓了个现行,不仅没有息事宁人的态度,反而大骂孟神爽,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赶紧告状,好让武则天赶紧为禁屠令开这个口子。

    喜事和丧事例外,丧事就不必提了,这底多大的喜,才算喜事呢?

    自己新官上任算喜事,百姓们娶媳妇算喜事吧?搬家算喜事吗?母猪下崽算不算涅?买了件新衣服,打了个家具算不算涅?

    这喜事到底是办一天的酒宴呢?还是办一个月的酒宴呢?

    武则天既然没具体规定,这里面的回旋余地就打了去了,百姓们完全随便找个理由,就合理合法的捕捉鱼虾。

    肉禁一开,扬州乃至整个淮南道的灾情,就算减轻了一大半。

    如今这圣旨终于是下来了,口子一开,大家伙从今往后可以心照不宣地杀猪宰羊捕鱼吃肉肉了。

    “此役,崔二郎甭管是误打误撞,还是先知先觉,他都功不可没啊!”

    这是武攸绪此时心中最真切的感慨。

    随即,他抚掌赞许道:“崔县令初来上任江都县,便为扬州百姓办了这么一件漂亮事儿。居高至伟啊!扬州百姓有你这么位父母官治理着,百姓之福呐!”

    旁边刘老四也附和道:“是啊是啊,二郎贤弟,如今圣旨一下,你可以安心了。这一局,算他们丽竞门输了,算他孟神爽栽了!”

    “呃,四郎大兄说这话有点早了,孟神爽之事还没完呢!”

    这时,崔耕忽地起身,替武攸绪斟满一杯酒,道:“眼下,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请王爷您能伸以援手,帮衬下官一把!”

    ps:晚点还有第四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