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笔写俩崔-《奋斗在盛唐》


    第(2/3)页

    依此推论,整个县衙得多么富得流油?

    这种情况下还闹亏空,不用问,是这个崔泌崔大县令太过贪婪,把整个县衙弄得捉襟见肘。要不然随便腾挪一下,也应该能把这两万贯钱补上了。

    “别说了!”

    崔耕轻轻一挥手,道:“崔县令,明白说了吧,两万贯钱虽然不算少,但崔某人也不是不能帮你填这个坑。不过你若指望这样就蒙混过关,也太小瞧了崔某人了吧?”

    “啥?你真愿意替我填坑?太好了!那崔县令可得快点,最近要赈灾,这钱粮……”崔泌一高兴,把实话都说出来了,再想收回去已经来不及。

    擦!

    这孙子还给我挖了这么一个深坑!

    崔耕咬牙切齿道:“崔县令,你还有什么藏着掖着的?讲来才是。我再听着半句不尽不实的,咱们就去吏部打官司去,到时候你在仕途也算是到头了。”

    “不敢!不敢!绝对没有了。”崔泌道:“实不相瞒,本官就是家里人口太多,有点贪财的小毛病,但对朋友绝对实诚。”

    崔耕讥讽道:“就像是刚才这么实诚?”

    崔泌挺了挺胸脯,理直气壮道:“刚才你不是还没答应帮我补亏空嘛!现在不同了,只要你愿意帮我填坑,就是我崔泌的朋友,本官来日必有厚报。”

    崔耕压根儿没指望他有什么厚报,只是觉得来俊臣的丽竞门虎视眈眈,自己没必要多树强敌。

    要知道,崔泌可是博陵崔氏的人。

    五姓七望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虽然他们现在高~官不多,但低级官员可是遍布全国。再加上姻亲……能不招惹还是不招惹的好。

    不就是两万贯钱的坑吗?自己这次来扬州带了不少财物,拿出来也不算费劲。

    再说了,这钱只是暂借县衙周转,又不是不还。凭江都的富庶,只要自己不贪,闪转腾挪,一两年也就能还回来了。

    想到这里,他摆了摆手,大度道:“好了,好了,两万多贯钱的亏空,本官帮你扛了。但是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崔泌咽了口唾沫,道:“你要是真想和清河崔氏扯上关系,这个我可是爱莫能助。如果博陵崔氏的话……”

    嗯?

    崔耕闻言顺杆爬道:“难道将我归入博陵崔氏的渊源,你能帮上忙?”

    即便以崔泌的无耻,脸色也不由得一红,道:“呃……一般情况下当然不行,只是现在博陵崔氏的族长乃是家父。他老人家这个这个……比较好说话,兴许能成。”

    什么叫好说话啊?你直接说贪财不就成了吗?这还真是父子天性!

    崔耕颇有些好奇问道:“那得多少钱啊?”

    “这事没有先例。”崔泌下意识地往四下里看来看,低声道:“事关五姓七望的名誉,我估摸着,要让父亲大人同意,怎么着也得二十万贯。当然,不是送钱就能给你在宗谱上添上名字,这事得慢慢来。”

    崔耕转念一想,这事也不算太奇怪。

    就算士族势力最强的晋朝,冒名郡望伪造谱牒的事都并不鲜见,甚至有朝廷高~官甘冒杀头的风险参与其中。

    现在士族的势力大衰,崔泌的老爹节操无下限一点,来个监守自盗也不是没有可能。

    崔耕并不是真想认个假祖宗,只是想满足一下好奇心。

    他转移话题,说起了正事儿,“不是本官对你们博陵崔氏有什么想法,我是想请崔县令把县衙内各人的脾气秉性,给本官介绍一番。”

    “这样啊,好说好说,咱们就先说说……”

    笃笃笃~~

    崔泌刚说了没两句,忽然传来了阵阵敲门声,有人高声道:“崔县令!崔县令!”

    崔耕打开门一看,正是江都县衙的捕快班头,倒是跟宋根海同姓,叫宋理明。想当初宋根海还当过清源县衙捕头,还挺巧。不过宋理明此人既矮又胖且黑,从长相上看就很不招人喜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