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千年传承-《烽火红山》


    第(3/3)页

    宋岩从搬进宋家营子那天起,就坚持带宋家子弟晨练,强化下一代的身体素质,他本身武功从不保留,有问必答当众授艺,就看你本身的悟性。

    有那句话,“真理明了悟为高,假传万卷骗草包。”

    宋岩传下来几条信念:一、练武术,强化下一代体质,维护家族安全。二、学文化,教育下代懂礼仪,明事理,坚守千年的信念。

    三、促生产,保证生存条件,使族人吃喝穿不成问题。四、讲信义,广交周围大众,儿女通婚为延续后代打基础。五、广积粮,救济困难百姓,搞好乡邻关系铺下友好人事网。

    用族规家法的条条框框约束族中子弟,不能有非分之想,守红山看家园,你有天大能耐,也得卧着趴着。

    搞好周边关系,采取儿女换亲,花钱买童养媳办法,来解决族人后代的延续。

    宋岩、宋智死后,他们的继承者,遵循他俩定下的家法族规,带来族人把宋家营经营的远近有名。

    特别是大清进关之后,地处地广人稀的红山地区,生息养育无人管,土地任意开采,只要把钱粮马匹交足,蒙古旗主王爷任你去开采。

    宋家那几代当家人,抓住机遇全族总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展了开荒运动,宋家经济突飞猛进,人口迅增长,宋家营子住户翻了几翻。

    在营子四周建就四个附属村,又赶上康乾盛世太平年,人口还在增多,族里长老会决定,在千里之处天山口再建一个村落,免得人口过多,引起清廷的猜疑,这样宋家做了一次小迁移。

    为了减轻族里房屋不够住的局面。才把宋家营子移动到这里,当时,四面都是山,中间是大块空荒野地,南面是咱们现在这条河。

    利用山边天然沟渠和人工挖掘,把整个营子用水围了起来。城墙是利用挖护城河道的泥沙黄土,掺蒸熟的糯米、黄米浆夯砸而成。

    建起只有一个石桥的出入口,在攻坚战中他是死城,在防匪上它是一流的,守住城门口外面一个也别想进来。

    这是有讲究的,置死地而后生。大家散了吧!记住我的话,跟任何人也不能讲这些事,这是宋家千年承诺。

    虽然,千年到了,那个主人也没有来,但是,我们守护红山秘密必须坚持下去,绝不能让日本人知道这个秘密。

    日本人真要动那个密藏,我们宋家全体族人都牺牲了。也要血战到底,绝不能让日本人得逞,大家能做到吗?”

    “能!”族长宋显生寒冷眼睛一直暗中观察宋喜来。心中暗道:“有些事情我得单独告诉他,看看他如何反映?”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