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 罗生门-《明末球长》


    第(3/3)页

      姜大哲默不作声了一会,却是连连讨好道:“全都是各位辛苦了,我也想不到我治下出现了这么多的蛀虫……”

      “也不算蛀虫,那些钻头属于管制物品,很可能可以打造出优秀的刀具,不过,我奇怪的是,到底是走什么渠道,能在哪打造,全朝鲜的户籍建立起来后,不可能存在可以他脱产为他们工作的事情啊,难道是日本人?但日本人想进口特种钢,完全可以去帝都买啊。”

      姜大哲说道:“那么,你们掌握了多少线索?”说话的时刻,还是有些颤抖。

      “什么线索啊,都断了,都很奇怪,那几个人明明都是苦出身,今天的日子,比那些畜生治理的时候,好上百倍,他们过的日子也是前所未有的,为什么要反抗长老呢?”

      金九不断摇头叹息,他对两班的仇恨,几乎是全朝鲜人所共知的,甚至也得到了一些理解,而不得不说,在长老治下混饭吃,确实也容易的多,不说别的,那土地随便种地,撒上点化肥,就可以增产了。

      朝鲜的产出其实就是马马虎虎,后世的袁世凯上书说的,这地方的统治成本大于受益,不赞成朝廷直接出兵占领,也就是如此了。

      但架不住以前的贵族狠啊,只要是平民或者奴隶出身,你在长老治下,都得到了比以往舒适十倍的生活质量。

      姜大哲叹息一声,眼前的金九是一个两班家庭里的特例,不过也很说明问题啊。

      “自然是要一查到底的。”

      “慢慢深化就是,重点还是在于说中国话,写中国字,人心才安稳,至于那些不知道死活的家伙,自然有专政铁拳等着他们!”

      金九自然是去忙着追查,那丢失的过百件矿场用钻头,他从天津的培训班毕业时候,就被告知,辽东最近要以特别安稳为主,一切都以铁路的建设为主,一旦铁路一成,一切都不一样了。

      目前来说,些许隐藏起来对新体制不满的人,能做的实在有限,这里没有高楼可以撞飞机,没有洗衣粉可以散布,从山东和河北过来的人越多,自然局势也就越安稳,反正都是占据以前两班贵族的土地,没人在乎。

      “这么说,帝都那边的铁路,已经快修到沈阳了?”

      姜大哲有些忐忑不安,但表面上还是维持着自己的自持。

      金九却是双眼放光,说道:“是啊,地的问题都解决了,而许多地段也开始了平整土地,同时开工,那花费的钱和粮食可是如山如海了。”

      长老们几乎将东北地区过去三年的建设所得全都投入了这个工程,而辽东百姓无论任何族裔也都参与其中,投入了海一般的热情在这条铁路上。

      他们不少人都去过关内,见到了火车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威力,而一旦这条沈津线通车,从沈阳到天津只需要花费半天的时光,那可就善莫大焉了。

      别的不说人家还是会算账的,如果真成了,那么辽东的出产就是直接面对一个庞大的帝都和河北市场了,随着河北各地“开发区”逐渐增多,工人多了,对于各种廉价野味的需求也更大,而关内的各种物资价格也必然下降。

      铁路修完化肥就不限量,这种宣传语下,整个辽东的农民全都沸腾起来,甚至出现了一家子一起在工地上奋斗忙活的场面,自发的为工地服务的行为屡见不鲜。

      道德本身就是利益的产物。

      姜大哲叹息一声,说道:“听说接下来,就要修从沈阳到釜山了,反正长老们说的,要服务好那些勘查地形的办事员。”

      姜大哲自然是看过一些东西的。

      那上面所说的,正是让姜大哲不寒而栗的东西,一旦通车,来自沈阳乃至帝都的援军就可以朝发夕至,在几个小时内冲进来,横扫一切敢于反抗的人。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