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双重标准-《明末球长》


    第(3/3)页

      李向前看了看这人,这个时代,看皮肤和手脚,基本上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出身的,这县令细皮嫩肉,自然是出身不坏。

      “好了,简单的说说吧,不必你去亲自推广,不过要领会精神,嗯,我记得之前,将粮食生产,还有铁路建设之间的关系都在文件你说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县令谈到工作,更是自信一些,说道:“是了,长老所说的,各地因地制宜,搞转产工作,我是理解一些了,昌黎……昌黎要种葡萄……”

      昌黎葡萄沟并不出名,但是如果说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自然是人人皆知,那碣石,就在昌黎葡萄沟。

      长老会毫不客气的把后世经过无数专家研究出的产业布局方向拿了出来,昌黎这个地方,是中国不多的适合种植各种果类的,土壤,水分,日晒都完美恰当,总之河北这地方,除了移民之外,其他人都尽量变成自耕农,佃户们会被一点点移送到新开拓的土地为生。

      葡萄酒这东西其实并不好喝,但胜在一个新鲜,背靠铁路,每个县基本上都该发展自己的特色经营,这一点是非常合适的。

      李向前说道:“没什么,这些事情,不必你操心,就是给你吃颗定心丸,不会有玩脱跑偏的政策。”

      他们自己都担心,这些上有所好,下必从焉的底层官员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上面说句,推广普通种植,结果这些货就毁掉麦田,要求毫无经验的农民种葡萄,绝对不是新鲜事。

      上面一句善待XXX的人,于是那些****的人,开着车,撞倒一个小女孩后,发现小女孩没死,居然敢有医院进行抢救,于是纠集***的几百***围攻医院,打砸抢劫,将小女孩抢出来后,活生生的碾压死,当然,这个过程中,警察只做了去控制家属,要求他们冷静的行为。

      这种东西,叫官僚主义。

      没人喜欢这种官僚主义,除了官僚本身很喜欢,底层百姓不会喜欢,其实上层管理层也不喜欢,正如李向前随时可以下放权力给底层,让原本只能勉强做个看守的县令们,知府们,突然拥有几百大军,去清剿自己治下的刺头儿。

      但是,很容易想象的是,一开始还能做到对准坏人的话,慢慢的,就会开始蔓延,将杀戮的刀子对准以前和自己不对付的人。

      也许是你小学的时候抢了我一块橡皮,也许是你某年居然不答应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反正我就是要灭你满门。

      一切权力归中央,也许是造成各种臃肿与散漫,甚至颟顸无能到极点,但是好处却是,你以为会帮你主持公道的那把刀,也同样无法弄死你。

      县令却是说道:“下官只是担心,如果本地百姓不种粮食,只忠这些当不得饥的水果,只靠外地送来的粮食过活,那等到本地存粮将近了,突然涨价,那老百姓可就要……”

      非常典型的中古官僚思维,不能说是错误啊。

      中国历史上最损的统治者是谁?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