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王承恩赶紧端来一杯茶,安慰崇祯,说道。 “朕那还有心情喝茶,不喝。” 崇祯愤怒的一挥衣袖,直接将王承恩端来的茶杯打落。 “吴三桂,李子霄,和刘泽清他们,距离京城较远,赶来的慢,也就算了。 可李辅明,唐通他们的驻地,距离京城不过两百来里路,快的话,两三天就应该能赶来。 可现在呢,半个月都过去了,朕还没见他们的踪影,他们到底还是不是我大明的官员。 难道非要等鞑子攻入京城,杀了朕,他们才来给朕收尸嘛!一群不中用的东西。” 崇祯这一次是真的被气怒了,咆哮声传出老远,吓得那些太监宫女都不敢靠近这里,也就只有王承恩敢来。 吼了半天,生了半天气的崇祯,也感觉到有些累了,坐到龙椅上,穿着粗气休息。 “圣上,你喝口茶,润润嗓子,气大伤身,你可要保重龙体啊! 几位大人一定是在半路上,遇到了什么麻烦,不然他们一定早就赶来了。” 王承恩不厌其烦的,又给崇祯沏了一杯茶,送过来,并安慰崇祯说道。 “他们能遇上什么麻烦,鞑子的大军都在朕的眼皮底下,又没围住他们……” 崇祯继续不满的说着,但这话说到一半,他便自己停下来了。 因为,他也想到了李辅明和唐通,他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无非就是钱粮。 如此一来,反而让崇祯心里好受了一些。 因为他觉得,他手下这些大臣或许是真的遇到了麻烦,才没能快速赶来勤王,并不是故意拖拖拉拉,对他开始阳奉阴违的。 这其实是崇祯开始心虚的表现,他担心自己这个皇帝,已经开始慢慢对手下将领,大臣,失去控制了。 前面已经有了一个李子霄,崇祯真心害怕再出第二个李子霄啊! 看到崇祯平静下来,王承恩赶紧递上新的一杯茶。 这一次,崇祯没有再拒绝,因为他真的感觉口渴了,吼了半天,嗓子都嘶哑了。 崇祯喝了一口茶,然后看向王承恩,冷声说道:“你派人立即出城,想办法找到李辅明和唐通,告诉他们。 他们要是再赶不到京城,朕就撤了他们,砍了他们的脑袋。” “是,臣这就去办。” 明朝的太监对皇帝时,都不称奴才的,和官员一样,也是称臣的,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别样的称呼。 小太监没资格称臣,但也不称奴才,称小的,或和百姓一样,称小人。 只有遍地是奴才的大清,人人才这样称呼,大家不要被影视和鞑子修的‘明历’所误导。 “等等。” 王承恩还没走出几步,就被崇祯叫住。 “圣上,还有何吩咐?” “顺便去将兵部尚书陈新甲叫来,朕有事问他。” “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