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血魂1937》


    第(3/3)页

    “总座,在这个节骨眼上,你居然借兵给薛伯陵?”

    刚才黄浩然打电话的时候汪焕之不好出声。现在挂断电话,汪焕之立刻站出来表示他的不满。

    ‘怎么?你想不通?”黄浩然没有正面回答汪焕之的问题,而是用手一指范介,笑着说道:“你看,范参谋长就想得通!”

    说完黄浩然站起身来,走到沙盘边去了。

    焦急的汪焕之只能将矛头转向范介,他不停的问范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李品仙不是兵力不足吗?正是要用第4军的时候,大哥却把这支劲旅给了薛岳!”

    范介知道汪焕之在军事战略上并不擅长,所以也不着急,而是慢悠悠的给汪焕之皆活:“我的汪副司令,你别着急啊,在你看来,万家岭和宿松是两块独立的战场,谁也不碍着谁。但在总座眼中,这两处战场却是连在一起的,有着互动性!如果薛岳拿不下第1o6师团,冈村宁次肯定还要向南浔线增兵,第9战区就得不断从北线调部队去堵!到时候长江沿岸空虚,日军乘虚而入怎么办?咱们总座是武汉卫戍司令部的司令!江防本就是指责之内的事情!到时候怕是只能放第27师团东去,回军去保武汉了......”

    也就是汪焕之,范介才会解释的如此透彻,要是换了别的人,他才懒得理呢!

    “哦!原来如此......”

    现在,汪焕之心头的疑惑终于解开了...........

    薛岳的兵团司令部,在薛岳结束和黄浩然的通话之后不久,叶肇的电报真的到了!在电报中叶肇对下山打第1o6师团的事情是口答应,事情简直顺利得出奇!

    原来正如黄浩然那所说,薛岳的广东老乡叶肇,当初对最高当局把66军留在敌后打游击就十分不满。第66军是清一色的广东子弟兵,在鄂赣地区打游击根本就不合适。而且从一支野战军降为游击部队,身份降了许多不说,语言不通,环境不熟,官兵们谁也不愿呆在敌后钻山林。所以薛岳这个广东籍长官一招呼;第66军从军长到士兵,无不欢呼响应,其应战心切,甚至过了薛岳自己手中的部队。

    而军委会那边,对于薛岳的先斩后奏也是采取了默认的态度,虽未表示明确支持,却也没加阻止。薛岳原本就没打算从军委会得到什么好听的话,只要能调来第66军就行。

    等到一切安排停当之后,喜滋滋的薛岳才猛地现所有事情的展居然全都被黄浩然给“料中”了!细细想想之后,薛岳汗流浃背!

    黄浩然果然是智勇双全!光是这份独到的眼光,便已经过自己太多了!

    薛岳原以为打掉第1o6师团,他便可以有机会和黄浩然平起平坐,如今看来,他和黄浩然指尖的差距,恐怕就像他们各自歼灭的日本师团数量上的差距那么大!

    黄浩然的成绩是3,而且很可能不久就会变成4!薛岳呢,不过是1,而且还没有写完......

    这是起点啊...!这是高度啊...!

    *******************************************************************************

    1o月9日白天,第  27  师团的宫崎富雄联队在航空兵、炮兵掩护下,连续向佛座岭主阵地猛攻5次!全天打出去的炮弹数量过了第27师团炮兵联队总库存的三分之一!

    可佛座岭还是被杨森的部队牢牢的握在了手中!看起来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杨森的部队虽然守城不行,但守山头却是很在行。这些生于山区,长于山区,早就摸透了大山习性的四川兵虽然在平地上野战时心中七上八下,没有着落。尤其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炮火面前,很容易产生害怕和动摇。然而当他们一进入山区,就立刻变成了老虎!瞬间恢复了自信。

    有了淞沪会战的经验,杨森的部队对日军的先炮火、再冲锋的一套早已习以为常,当日军进行炮火准备之时,杨森的部队就缩在反斜面或石岩的死角处待机,一但炮火延伸,杨森的部队就纷纷跃出防炮处,冲上阵地,不急不忙地摆好手榴弹和步枪,直到气喘吁吁的日军爬到阵前  四五十米处时,才开始鼓起劲猛丢手榴弹。

    杨森的部队使用的手榴弹很特别,都是四川当地生产的马尾手榴弹,一出手就带着尾巴,像乌鸦一样飞入敌群。日军只能不顾死伤的往前硬冲。

    等到日军“呀!呀!”吼着冲至阵前,足登草鞋的杨森部官兵便会一声喊:“杀他个龟儿子!”随后纷纷跃出工事,扑入日军中间展开白刃拼杀。

    川军虽然没有现代化的武器,但是却很擅长冷兵器,大多精于刺杀,战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川军士兵把最靠近的日军枪刺一拨,然后反手用顺势向其肋部猛刺进去,然后,一抖手腕拔出刺刀,  看也不看倒地的日军,立即转向下一个目标,三下两下又将其胸部洞穿。日军眼看无法在白刃战中占据上风,只能后退一段距离和杨森部的官兵对射,然后慢慢压上。

    轰炸、冲锋、撤退...再轰炸、再冲锋、再撤退,一日之内日军反复进攻,直到中午。杨僧利用日军暂时停火乘机将山上打残了的133师撤了下来,换上了杨汉忠的134师。

    当天晚上,第27师团再扑佛座岭。山上山下弹雨横飞,整个山头笼罩在浓烈的硝烟中。再加上是夜间,从134师师部完全看不清山上的战斗情况。

    电话线路早就炸烂,连续派出去的通讯兵没有一个能回来,全部被日军的封锁炮火炸死在山腰。第134师师长杨汉忠只能凭借经验凝神倾听声响,以此判断阵地是否还在自己手中。

    当敌机和大炮狂轰滥炸的时候,杨汉忠就能放下心来,而当四川造手榴弹响成一片时,他的心反而悬到了嗓子眼。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杨汉忠,当川军用上手榴弹,也就意味着此时双方顶多相距几十米!

    最让杨汉忠揪心的还是枪声稀疏、手榴弹不再炸响的时候,这意味着双方已经搅在一起,正在殊死肉搏。

    战至午夜,134师手中的阵地半数丢失,形势极为凶险!杨汉忠不得不向杨森告急:

    “司令!官兵死伤太大,已经快要撑不住了!”

    杨森此时已经没有了办法,向谢文东要援兵也来不及了,日军现杨森换上了新部队之后,重又用炮火阻断了从宿松到佛座岭的大路,援兵根本就无法通过!所以杨森只能给134师下死命令,叫杨汉忠死守佛座岭,绝不准退后一步。

    傍晚的时候,杨汉忠第三次来告急电报,表示预备队已经用尽,佛座岭随时可能丢失。杨森铁青着脸站了起来,想要再教训杨汉忠几句,可想到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已经多半折损在了宿松,于是心中一软,精疲力竭地倒在椅子里。

    “告诉杨汉忠,让他尽力吧,最好可以撑到夜里......”

    此言一出,第27集团军司令部里面顿时寂静无声......

    杨汉忠收到电报后仰天长叹,大吼道:“黄浩然!司令为了你已然将老本都丢出去了!希望你以后可以善待小姐!”然后他对师部里面的人员说:“你们为国家民族立了大功,为川军洗雪了‘望风崩溃’的耻辱,恢复  了川军能战的声誉。鬼子目前己是‘再而衰,三而竭’了...我命令,所有能作战的人员全部到第一线去!从现在开始,这座山上没有什么师长、团长,全他娘的都是士兵!给我顶住!撑到夜里,司令肯定会给我们派援军!”

    就这样,134师拿出了他们最后的精血,而此时,第27师团投入的进攻部队也已经成了强弩之末!

    在134师押上了他们最后的一块筹码之后,鬼子,跨了......

    在半山腰的一块巨石底下,中国驻屯步兵第1联队联队长长谷川基大佐仰躺在担架上,身下铺着厚厚的稻草,他身上的军毯上面有几个弹孔,还有几处血污,长谷川基大佐右脚上缠满了绷带。不远处战场的硝烟随风飘来,呛得长谷川基大佐不停地咳嗽,而每一声咳嗽都牵动着右脚的伤口,出阵阵剧痛。

    今天中午,中国驻屯步兵第1联队刚刚占领的几处阵地就遭到中**队的拼死反击,长谷川基大佐只能亲率联队本部人员到第一线督战,不料,一流弹击中了他的右脚,脚掌被打了一个洞。当他从昏眩中苏醒时,已被部下抬到此处。

    佛座岭,成了第27师团的伤心地......

    情况明摆着,再攻不下来,攻守局面就会逆转。

    “我命令!”长谷川基大佐知道,这也许是他出的最后一份命令了:“各大队分别组织奋勇队,务必于今日攻占各重要地点,半小时后展开决死攻击!”

    所谓的“奋勇队”,其实也就是身上帮着炸药的“肉弹”,原本长谷川基大佐还想用“特种弹”  瓦解中国守军的战斗力,但由于地处山区,山风猛烈,化学兵根本就不能保证毒气会飘到什么地方去,所以长谷川基大佐只能作罢。

    只能靠“肉弹”了!

    “告诉炮兵,奋勇队一冲入支那军的阵地就立刻开炮!不许迟疑!”

    一旁的参谋军官终于明白长谷川基大佐这是要做什么了,这是要让山头上的所有人同归于尽!

    无差别攻击,这也是日本6军的最后一招......(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