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激战-《终极潜伏》
第(2/3)页
松井义雄他们到底怎样杀出重围的?
原来按照约定,晚饭时心怀鬼胎的文韵,拒绝与地方将领的觥筹交错,摆出一副忠于国事的嘴脸,借口考察江岸防务,简单填饱肚子后带领大队人马离开了司令部,行进路线是预先策划好的。
当警报声响起,车队立刻奔固定场所隐蔽,狡猾的文韵装作躲轰炸经验丰富,指出车多目标大会被日本鬼子的飞机发现,故意命令司机走小道,甩开大队人马,七拐八拐把自己的座驾开到教堂门口。
心机极深的文韵,为了叛逃,牺牲祖国尚且还不犹豫,还会在乎身边的人?车上只有副官和贴身警卫,再加上司机,埋伏在教堂里的松井义雄,率领佐佐木石根派来的二十名高手,早已等候多时,切瓜砍菜般解决了文韵的随员,一起躲在教堂里等待大轰炸。
身为*战略规划处处长,负责三军整体部署,文韵岂能没两把刷子?计划经过长时间酝酿,可算滴水不漏。小鬼子之所以调集如此力量接应,筹码就是他暗中复制的一大箱子*机密——各个战场的兵力数量和具体部署图!
还有*现有的实力及未来规划,甚至包括在大后方立足后,怎样争取西方的战略支持,重新调整国防力量。一句话,蒋介石所的现有家底、蒋介石的未来设计、蒋介石的潜在力量,所有*高级会议上讨论的东西,都被他制成缩微胶卷,藏在一个手提箱里!
箱子藏在重庆,会由下午已经赶回去的郑元龙秘密带往上海!
战争,让极具天赋的文韵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舞台,野心勃勃的他小时候读书时就以火烧连营七百里的陆逊自居,妄想有朝一日玩一把“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成年后更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成为亚洲的拿破仑,因此在日本留学时不惜半路出家,毅然决然投笔从戎,坚信自己能够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
然而理想美好如三峡峰顶的神女,可望而不可及;现实却如家中的黄脸婆,讨厌但不得不时刻面对。回国后文韵悲哀地发现,*讲究门户、实力。所谓门户就是出身,黄埔系的人在蒋委员长眼里才值钱,其次怎么着也得是陆大毕业,如他这类杂牌书生,大言炎炎,也就是个写写算算的材料。
至于实力就更令人气得心里发堵肚子里发鼓,无论军衔多高职务多高的将领,手里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就等于孙悟空没有金箍棒、不会七十二变,狗屁不是!
没法子,文韵只能出任一些参谋之类的角色。到此时他还没有彻底死心,以为东方不亮西方亮,做不了连百万军、战必克攻必取的韩信,也可以学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然而,无论他绞尽脑汁谋划出怎样的奇计,到下面的人手里都成废纸一张。
实力派将军、准确地说叫军阀,根本不拿他当回事,不尿他!在上司眼里他不是嫡系,在同僚眼里他缺少实力,在下属眼里他没有前途!仕途受挫也就罢了,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哪个不想吃好的喝好的住大房子?可文韵那点薪水负担得起吗?
而且眼前活生生的例子也实在刺激他,著名如军阀石友三。一生中投机钻营,反复无常,曾先后多次投靠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日本人和*,而又先后背叛,人称为"倒戈将军",登封少林寺被他几乎焚毁殆尽。可如今,这样一个心中没有国家民族正义的人,居然是威风八面的*三十九集团军司令!
文韵一千个不服一万个不忿,可找谁说理去?
进不能兼济天下、退无法独善其身,再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我爱国家可特么地国家爱我吗?正是在这种逆子心理驱使下,文韵在南京时就与鸠山寿行有过长期接触,只不过那时他还没有下定决心当卖国贼,所谓不谈政治只谈生活。就如同鲁迅叱骂上海滩只谈风月的无聊文人,风月可以谈,现实是: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
文韵的小算盘,鸠山寿行岂能不一清二楚?因为在东京时就熟悉,在南京专职从事拉拢中国政客工作、影响舆论的鸠山寿行能精准地把握文韵的心理,一个野心比项羽还大的乡下子弟,吃大苦受大累追随国民党,十几年下来却远远谈不上发达富贵,怎可能甘心默默无闻?过清汤寡水的日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