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伊藤博文之死-《终极潜伏》
第(2/3)页
几千名俄国军警严阵以待,但只检查欧洲人和中国人,对日侨一律无条件放行,此举正是佐佐木石根暗中策划的,以民族自尊为由蛊惑日侨拒绝接受安检,结果导致化妆成日侨的刺客顺利抵达现场。
摄影师架起了机器,俄国人计划拍摄一部宣传片,以显示对伊藤博文的尊重。日侨队伍中,佐佐木石根冷漠地站着,时不时瞄一眼第二排队列里一个穿着半旧西装、戴鸭舌帽的男子。
那正是他的杀人之刀,当然满怀民族正义的刺客不知道。
舞动的太阳旗像海洋,俄国军乐队奏响了乐曲。伊藤博文在俄国官员陪同下检阅了俄国警备队,然后折返,开始面对热情高涨的侨民,不时问候致意。
摄影机追随着他的身影,欢迎仪式已经接近尾声,佐佐木石根眼中的男人开始往前冲,突然砰砰砰三声枪响,几乎就是电光火石的一瞬,伊藤博文倒下了。
为营造欢迎的热烈气氛,现场还在燃放着花炮。
枪声混杂在花炮声中,有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意外发生,但前面的人群已乱,佐佐木石根乘乱迅速消失。俄罗斯人后来把现场的摄影当成纪录片在哈尔滨公开上映,轰动了整个世界。佐佐木石根得知后,立刻秘密来到摄影师家,以天价买走影片予以销毁。
从此,伊藤博文之死就没了真相。
行刺者来自朝鲜半岛,名叫安重根,时年30岁。凭借一把临时购买的勃朗宁手枪,一个人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刺杀。留得身后功与名,章太炎赞其为亚洲第一义侠。当时身在日本的梁启超,为其作96句长诗《秋风断藤曲》:
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
安重根确实缔造了传奇,然而他的正义之举却没有给朝鲜半岛带来好处,反而给让头山满为代表的日本强硬派如愿以偿。
成功除掉了伊藤博文这块绊脚石日本于1910年8月22日,强迫韩国签订《日韩合并条约》,由此开始了对韩国长达36年的全面殖民统治。
此时,距离哈尔滨车站的那场刺杀,还不满一年。佐佐木石根因为出色完成任务,获准在东北设立玄洋社分会,从此打出自己名号。
往事如烟,不堪回首。
许多人都惊讶于佐佐木石根的生存能力,大难之后居然还能发号施令,完全没有颓废迹象。甚至关东军中的对手,也对佐佐木石根的顽强表示敬意。研究所里,包括沈春丽在内的所有人,都把佐佐木石根的痛苦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