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赵彦放下手,语气不急不缓,娓娓道来,“微臣曾听今年春闱的主考陈大人说,今年考生中有一秦姓少年,文章写的倒是不错,只是那字却不是很好。臣本没有注意,只是今日听说皇后娘娘身边的安公公接连几日都去了秦家,且副考官齐衡与秦家有旧,臣才觉着有些不太对,这就赶紧来与皇上汇报了。” 景孝帝却觉得以此来定案有些敷衍了,皇后母家有人参加秋闱,她派人回去询问一番也是正常的。 “赵爱卿,你可知捕风捉影,冤枉皇后是何罪状?” 赵彦也不明说,“皇上,臣自知此事干系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皇上大可将秦昊明招来询问一番学问,若他真有本事,定会对答如流。若真是冤枉了皇后,臣愿以死谢罪!” 皇上脸又黑了,赵御史教的儿子还真是学得他的精髓了,动不动以死谢罪。但转念一想,赵彦既然以死来担保此事,难道真是被他发现了什么隐情? 赵彦敢这么说心中自然是有把握的,自古以来皇上均多疑,有些事情自己只需要点到为止,自己能查到的事情皇上定然也能查到。 待赵彦回府之后,皇上果然派了明海去查,如今这整个大夏,他最信任的莫过于明海了,而明海往往也不会让他失望。 明海领了旨,将手下的麒麟卫通通派了出去,这一查不得了,这副考官齐衡哪里是和秦家有旧,他分明是和皇后娘娘有旧,这齐衡好大的胆子啊。 出了这事儿,明海心中虽然暗自骂了赵彦几遍,但到底不敢拖延,速速回禀了皇上。 景孝帝沉着一张脸,过了好一阵子,才发话,“明日将亲明朗的试卷拿来朕瞧瞧。” 又觉得这样有些针对,难免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罢了,将前十的试卷都拿来吧!” 周宁富默默记好,第二日下了朝,就命陈为坤将试卷送到御书房来。 历年来皇上偶尔也会要求看会试前十名的试卷,陈为坤也没有多想,回内阁拿了试卷,恭恭敬敬的奉了上去。 景孝帝最先找出了秦昊明的试题,粗略一看,果然有陈为坤所说的违和感。 常言道,自如其人。这字写的中规中矩,怎么能写出样的文?由此对于赵彦所禀之事就信了半分。 再多翻了几页,其中一份试卷吸引了皇上的注意,这字无论是整体布局还是起承转合都称得上是上佳。再一看文章,景孝帝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如今年纪大了,最是喜欢这些年轻有闯劲的少年郎。一个国家若是没有这些新鲜血液,那么离衰败也就不远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