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人人-《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2/3)页

    母语人士把演讲者的语言记录下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是翻译的时候就关键了,所以项目还创造‘性’地启用了第三方地审核。这个时候全世界的翻译力量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互联网把全世界的‘精’通双语的人才聚拢到了一起,由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在温莎财团经费的支持下参与这场全球盛事,他们会随机地分配到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会有两个人的翻译。

    如果志愿者觉得两种翻译意思相关不大,就ok,如果可能产生歧义,那就会要求第三个专业的翻译人士介入以调查翻译的可靠‘性’,甚至会溯源到最初的语言的语音。

    在全球双语‘精’英的协助之后,这一次的联合国大会语言沟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可是说这一次也是翻译界的盛事,唐宁创造的“字幕组”协作方式以其极主中的效率和极高的翻译‘精’确度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而这种模式也将成为一种新兴的流行趋势,为国际会议奠定新的翻译基准。

    因为被笔录之后的文字会很快地散发到各种双语翻译那里,有些比较稀罕的语言也能够通过英语、法语、德语等流行语言的中转而得到很好地传播,这也是这个方案的灵魂所在。

    唐宁早年间发展的简易语言教程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很多的翻译人材都受益于简易教程,所以他们有能力以简易语言来翻译文字,而这样的文字很多句子都能够直接被程序准备地翻译,无形之中又为翻译工作增加了极高的效率,因为程序对名词的在行,能够能非专业领域的翻译提供极好的参考。

    这种模式用在别的不是太严肃的场景那就更适用了,因为它“同声传译”这个难度超过的职业给分成了几步走,使得普通的翻译、初级的翻译,以至于没有词汇量不够用的初学者都能够借助于被文字化了的内容结合翻译程序的帮助来准确地理解原语言。

    原本高大上的同声传译竟被唐宁用一个随便捡都有的母语人士转变成了轻松的活儿,还能“众包”给大量的业余翻译。这虽然很砸高级翻译的饭碗,却是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沟通能力。

    技术与设计的力量果然是非同凡响。有一定财力支持的国际会议以后要是上字幕的话,只需把直播的时间延迟三分钟左右就行,在很多平民看来这就是跟直播没什么区别,因为相隔一千英里的两个人经常就差一个小时的时间了,这全球‘性’的直播只差三分钟,你会觉得很憋屈吗?

    其实,最高水平的高声传译受限于压力太大、专业因素、文化因素等等,其翻译的质量也很可能是磕磕绊绊、拧拧巴巴的,这种事情想必大家也见得多了。所以听原声,看字幕才是沟通的王道

    。

    一些翻译专家直接把这种模式称为‘好五倍’‘便宜十倍’。温莎财团也凭借这一种模式搞起了翻译服务。这个翻译平台叫“人人网字幕组”,除了本身有专业的团队之外,还有免费服务的志愿者。

    所有想使用免费服务的人只要充当人人都能做到的志愿者——把母语录音翻译成文字,就可以获得“信用点”。免费用户凭平时积累起来的信用点就可以使用翻译服务了。

    官方则为种子用户提供了价值高达100万欧元的巨额启动资金,使网站服务在一开始就拥有高质量、多用户,以后大家再自行壮大,互相帮助,计划犹如行云流水,不碍于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