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分疆裂土-《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2/3)页
在死寂中,沈葆桢没等别人开口又:“好了,你们也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不会告诉你们。反正那帮暴民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不会把这事儿交给国民去投票,我们政府就直接签条约,不割也得割。”
沈葆桢把胸脯拍得啪啪响:“为了保存我大清的汉地香火,必须有一个人主动承担这个历史罪人的任务,那个人就是我沈葆桢,我亲自去签这份条约,你们要做的是只是保持沉默。
军队和警察做好镇压百姓示威的准备,不,你们去跟温莎财团合作,所有城市中断互联网、广播,任何报纸也不准反对这个条约,否则关闭,听明白了?你们连这都不准备支持我,那我也撂挑子不干,你们来,大清亡在你们手上还是苟且偷生,你们决定吧。”
也是,要是公投的话,恐怕连钓鱼岛都割不出去,别说台湾了,更不用说**、新疆、内外蒙、东三省了,为了百姓只好强歼民意,这听起来很搞笑,可是这就是政治,想在玩政治的时候保持童贞怎么可能?
为了把民间反对力量降低到最小,在写条约的时候把措辞讲得委婉一点,不要直接说割让,而是称“大清不再参与**、新疆、青海、内外蒙、东三省与广东省的政务”。
就算如此,还是天下哗然,报纸要骂沈葆桢卖国,连警察都拦不住,互联网更是不配合大清政府去关闭,愤怒的大清百姓恨不能对沈大人“生啖其肉”。各议员纷纷迎合民意,表示愤慨,要弹劾代总理。
沈葆桢想到了一个招再次迁都,从西安迁到长沙,因为西安离内蒙400公里,直升机都能打得到,得立即迁都。而在迁都的过程中,需要开大会的国会就再次无法良好运转,想弹劾总理也得拖上个一年半载。
只要沈葆桢一天还在总理的位置上,大清国的中央军就得跟着走,国会要想强行召开会议,沈葆桢甚至暗示温莎军团可以派空军去西安扔两颗炸弹,以便配合他迁都的国策,可惜温莎这边仍然没有配合,沈葆桢只好自己派人扔炸弹,而且还真地炸死了几个西安百姓。
温莎这边看到沈葆桢如此“有诚意”,只好装聋作哑,默认这几颗炸弹是自己扔的,空军这边愤愤不平,怎么可能是我们扔的?我们能扔得那么歪吗?如果是我们扔的,死的就是不是几个,可是一票的百姓……
中央政府的威信已经降到大清民主化以来的最低点,若不是跟温莎达成的协议,那些地方军阀根本就不会交棒,比如在乌兰巴托的李秀成大军阀,掌握着大清国数十万精锐。
当年为了跟俄国人对抗,温莎还帮助蒙古修建了大量的公路,李秀成在蒙古搞屯田,使那个地方的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养活三十万大军毫无问题,苦他也采用跟石达开那样的坚壁清野的方案,要打下来不知道要花费温莎军团多少的精力,现在他得到了总理府的指示让出来。
李秀成已经习惯了在蒙古带兵,拒绝了到新首都长沙任职的任命,直接带着大军投敌,并给了手下士兵自由选择,一个月之内,不愿投敌的陆续自行离开,军中发给盘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