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司法-《维多利亚的秘密》
第(2/3)页
民事合约在签订的时候可以选择同业公会,如果怕同业竞争对手捣鬼,也可以选择跟本行业无关的行业公会或者将来的大清总商会。
同理,民事合约的签定同样可以存放在户部银行的保险柜里。民事合约与刑事犯罪的场外交易不一样,会出现大量的小额合约,其所要求的安全程也不一样,为此,户部银行的当地银行会搞一些类似超市寄存处一般的专用柜,银行会安排保安和服务人员,这些服务人员相当于公证员,保证大量的民事合约具有法律效力,还为一定数额的合约缴纳印花税打好基础。
所谓印花税,就是“公证人员”给合约盖上一个印戳,表示专业人士认可了这项交易,有法律保障。根据交易种类和金额的多少,分别有不同的税率。为提高姓的生活水平,生存必需就少纳税,发展明与经济重要的产业就少纳税,如:教育出版等产业。民宅少纳税,商业地产多点。但原则上是制定低税率,使得普通姓感觉盖个印戳是为他们服务,而不是榨取他们的油水,否则谁愿意用你这套啊。穷人的交易基本上够上不上纳税额。
婚姻也算是民事,这个事儿产生法律纠纷的也多着呢。主要是收彩礼的事情,有了彩礼公证这事儿就好办多了。红娘公会当然是没有的,这个事情可以由当地士绅组成婚事陪审团,裁决婚姻纠纷,由他们来传播鼓励和仲裁婚事纠纷。这当然也是低税率的,普通姓的彩礼不会达到纳税额。土豪级的婚礼则会满抽五。新政课税的本事可不小呢,没办法,朝廷穷。
司法制改革得这么先进了,那些古老的陋习当然是要改掉。第一个要改的就是审讯制。以前对平民刑讯逼供的事情多了,从现在开始,不仅“不可枉杀士大夫”,连姓也不能动刑。实行无罪推定原则,司法系统未判决时不可以把姓当成囚犯,保障他们的权力。
这一套改革,基本上就是开始循序渐进地实施有产者陪审团制,大清总商会的委员的未来是高级仲裁人员。这些将在商业发达的城市如广州上海等先试行,积累经验和人才之后向全国推广,拉开司法独的序幕。
可以预见,将来会出现一股商会委员报名潮,谁都想过一把当法官的瘾。对商会也得有规定的,按纳税额来区别,几个人的小破工会那就不要想得到朝廷的认可了。
出乎祁泰裕的预料,园的园还真是有人敢出价的,最后他以五千两的价格从吴晋德手中买下了拙政园,两人还成了朋友,经常往来,吴晋德来拙政园很勤,每次都“宾至如归”,没办法,以前在这儿住过。
当报长篇大论解释司法改革的时候,祁泰裕拍着报纸跟身边的吴晋德说:“看看!商人牛气起来了吧?这就对了,跟上世界先进明,皇上圣明!哈哈!”
“未来的方向是纳税人治国……真的是大变样了……”吴晋德念了一遍其中的一句亮点,感慨万千。
祁泰裕对“皇上”由衷佩服,连彩礼钱都收上税了,这得增加多少税收啊。
现在吴晋德知道这个洋买办来头不小,连大清法制方向都知道得这么清楚,不由得大拍其马屁。
祁泰裕得意洋洋地掏出一摞玩艺儿来,说:“那算什么,你看看,这是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