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谢安的枷锁】-《重修上一世》
第(2/3)页
”我这人天生对美感不敏锐,所以我继续询问那位先生,说那为什么落雨就有了美感了呢?或者说,为什么天晴的时候没有美感?大风沙的时候没有美感?天上悬着火球的时候也没有美感?偏偏是下雨的时候有呢?“
袁来眨眨眼,下意识想笑,因为他第一个感觉是这问题根本不是个问题,但是很快地,他的笑停在了心里,因为他现这未必不是个问题。
”是啊,为什么落雨的时候就有美感了呢?“
树旁的男人笑道:”当时那位教习先生没有立即回答我,而是想了一阵,才说,原因有很多,很多,但是他认为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下雨的时候都比较少,但是每一年都会有,按照周期地出现,却又不注定是哪天。“
”像夏天晴的时候多,下雨的时候少,冬天冷厉的时候多,下雪的时候也少,春秋么成天刮风,太常见了,所以大概是少的东西就比较美了。“
他的话告一段落,袁来却陷入沉思,本来重读黄庭经心中的那种细密的触觉就没有消散,现在听到男人这样的一段话,他忽然心中有所感触。
男人安安静静地赏雪,也不打扰他,过了一阵袁来醒过来,说:”有道理。“
”你是个聪明人,这件事我和不少人讲过,他们也都回答有道理,但是唯独你回答的最真心实意。“不之客看上去蛮高兴的样子,点评道。
袁来对这个评语只是淡淡一笑,说:”前辈的眼睛很敏锐,我就从来没有想过……这种问题。“
”这种无聊的问题?“他笑了起来,说出了袁来没有说出的形容词,这让袁来略微尴尬。
但是紧接着,这人又说道:”其实这种无聊的问题我想过很多,比如这雪。“
”这雪?“
”是啊,这雪。“不之客指了指两人身外的飘雪,袁来这时候才注意到他的周围也没有雪花降落,却不是如同袁来这样用元气吹开,而是……根本就没有雪花会飘落他的身周。
”当时与我比邻的先生给学生讲诗文,引了一则乌衣巷王谢家先祖的典故。说是数百年前,谢家先祖之一四境大能谢安晚年时候,一日京城大雪,谢安带着子侄数人赏雪,当时便出了个题,白雪纷纷何所似?要谢家子弟形容落雪。“
袁来静听,这个典故他早听过,不仅仅是在这个世界,上辈子也有一个非常类似的典故,但显然,这个男人要说的不只是内容而已。
”在座的最出色的子弟一男一女,是谢朗与一位名道韫的女子,故事中说谢朗先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而后谢道韫答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一个说雪像盐粒,一个说雪像柳絮。两句诗高低立判,谢家女子压了谢朗一头,后来也就成了典故。“
袁来点头,这个故事的确是这样的。
”但是……“男人笑了笑,忽然道:”但是,我却觉得这故事里有更深的含义。“
袁来挑起眉毛,好奇问:”更深的含义?“
一个诗文典故而已,又会有什么更深的思考呢?
“你见过多少次雪呢?”男人问。
袁来回答说:“很多很多次。”
“那么,我来问你,你见过如同盐粒一样的雪么?”
“当然见过。”袁来坦然点头,那种雪花如同白盐的情形本就是很多的,很常见,下这种雪的时候往往伴随大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