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众志成城-《华锦里》
第(3/3)页
最终,承德帝被说服了,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大夏这一次吃了亏,我们认,我们有这个胆量去承认自己的过错。
这一次,哭的是我们,下一次,哭的就该是突厥狗了。”
而事实证明,舒鸿煊的法子果然有效,从各地的反馈来看,未战就已经气势凝聚。
不仅如此,各地的官绅竟然自捐赠了自家多余的陈粮,大大的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其实,舒鸿煊坚持要让边城内情告知百姓,心中还有另一个忧虑在。
时值春耕,正是乡野之间播种的时候,他不知道突厥人选在这个时候进犯是不是故意的,但他清楚,一旦朝廷在此时用兵,没能让百姓们心中认同的话,时日久了,很有可能会民怨沸腾——天大地大,也大不过肚子能不能吃饱。
春耕播种,秋季收获,误了春耕,就会影响收成,交了赋税之后,留下来的口粮要是填不饱肚子,在有心人的煽动之下,很有可能会生动乱——这不是他杞人忧天,而是这次跟突厥的对战,看情形不可能是一两个月就能完事的了。
打仗,除了前线的军士军力之外,打的还是大后方的保障,要是大后方不稳,想赢不过是笑话。
舒鸿煊用着他见识多广的阅历,提出了诸多的条陈的,比如对乡野间征兆的民夫,家里这一年的赋税可以减免三成,原本赋税只是上交四成就可以,这样一来就算家里有劳力被征调,也能轻松的交上赋税,还可以留下足够的口粮。
余下的,还有诸多人性化的条陈,这些措施让百姓们更加一心凝聚——一个能把百姓放在心上的朝廷,才能让百姓放心安稳的生活。
舒鸿煊还不知道,因着他这个举动,破坏了某些人的阴谋诡计。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