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焚经诀》


    第(3/3)页

    长此以往的话,所谓的固若金汤的城墙,或许就会变成一堵封闭了通往自由通往生存的牢门。

    届时,大同府里的军兵不内乱就可以烧高香了,更不用说拼命抗敌了。

    所谓的士气,就是这么奇怪。士气高涨的时候,军兵哪怕明知自己十死无生,依然前仆后继。但是没有这东西的时候,军兵哪怕还能看得见一点点的活路,却宁愿束手就擒也“懈怠”到懒得去拼死一搏。

    聂禁带给齐绝的信心,绝不是一点半点。所以在听了聂禁的承诺之后,齐绝居然在自己的家门口左右徘徊,来回踱步。

    一见聂禁以及聂禁怀里的小女孩,当即老泪纵横的扑了上来,几乎是将小女孩“夺”过来一样,紧紧的将之抱在怀里,哽咽起来,更是泣不成声。

    张残忽然发觉,短短数日不见,齐绝似乎更显苍老。

    而聂禁却是趁着齐绝不注意,与张残点头示意之后,相携离去。

    “老年人最是需要注意情绪的平和,切忌大起大落。看今日的情形,这齐绝显然是伤了心脉,怕是活不了多久了。”

    聂禁微笑道:“但是聂某相信,他依然觉得值了。也相信纵然明知如此,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也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张残嗯了一声,然后轻声道:“只看齐绝那亲人团聚的幸福场面,有时候觉得我们拼命在战场上泯灭了自己的天性去搏杀,也是一件畅快的事情。”

    “张大哥今天的感慨格外的多,绝非正常状态下的张大哥!是不是因为没有能在这场围城战中活下去的自信?”

    张残眉头一挑,思索了一番后,才答道:“经聂老弟这么一说,好像确实因为如此!哈,这或许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正值正午的时分,大街上却人烟稀少的可怜,连路边摆摊的小贩,今天也少了十之八九。

    张残忽然笑道:“你我在襄阳城与金兵抗衡那么久,今天却反过来自发的为金国守城,这算不算一个讽刺?”

    聂禁哈哈一笑,说道:“从目前来看,我们的行径必会遭到大宋子民的不耻。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所作所为,正是为了千千万万的大宋子民!”

    若大同府丢失,蒙人势必一路高歌猛进,直逼大宋的警戒线。

    就算张残没有听到那不来台亲口说出的志向,也不难猜出大宋的国土,就像是一个诱人的花儿一样,牵动和撩拨着蒙人那饥渴的心弦。

    蒙人的最终目的,也一定是大宋的国土。

    替金国守住大同府,便是扼住了蒙人北进大宋必经之地的咽喉。

    “温兄考虑的如何?”

    眉头几乎拧成一个倒八字的温拿,正死死地盯着大同府周边的地图,听到聂禁的问话,他似乎费了很大的毅力和力气,才把眼睛从地图上挪开。

    “实在抱歉,在下并不觉得主动出击蒙人,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温拿续道:“蒙人最擅骑射,不长于攻城。我们没必要放弃自己的优势,反而以己之短,攻他之长。”

    聂禁还要说话,温拿阻止道:“聂兄弟的武功,放眼天下,或许都没有几个对手。我也相信,聂兄弟可以如三国时代的高手赵云一样,七进七出全身而退。但是我手下的儿郎,他们却并不具备这个实力,我要为他们的性命负责。”

    温拿的话,同样很有道理,让人无从反驳。

    为将者,必须要对手下每一条性命负责,因为他知道战争的残酷。

    边防告急,坐在龙椅之上的帝王看到手信中“折损八千”,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折损八千”,究竟是怎样一副修罗地狱般的场景。

    他只知道,大笔一挥,乘胜追击。继而在扬己之威后,告拜天地,祭祀宗族。

    那个八千,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个不少的数字罢了。

    其中的真实,他这辈子都不可能领悟得到,也永远不可能体会得到。

    聂禁和张残面面相觑之后,最后,也只能是无奈一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