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我大清’来者不拒!-《穿越1862》


    第(2/3)页

    张曜执意固守合肥与庐州。认为安庆处在长江边上,而秦军的水师犀利无匹,非大军可战之地。巡抚大人文格当然不同意张曜的意见,一心一意要死守安庆。但文格这个巡抚多是噱头。安徽实权更多的是握在张曜手中。尤其是战备物资调配,诸多钢筋水泥都被张曜拿去修缮合肥和庐州了,落到文格手中的只有一点毛毛雨。

    这点毛毛雨全被拿来修筑小南门炮台。主要就是炮台的主炮位。那是炮台上唯一一门105mm的重炮。但挡不住君山号运气逆天,炮弹正好从炮位的窗口打进去。引爆了炮位上的全部弹药,自然整个炮位就爆掉了。

    君山号的这一炮直接奠定了秦军炮战胜利的基础。在主炮位殉爆以后。小南门炮台上的清军就跟没了主心骨一样,要斗志没斗志,要军心没军心。在炮战强强战斗到两个小时的时候,整个小南门炮台哑巴了。

    小南门炮台之战,秦军旗开得胜,为整个安庆攻城战都开了一个好头。

    就跟刘暹说的一样,小南门炮台两个小时失手,如一盆冷水浇泼到安庆守军的头上。清军士气大挫。

    接下的一天里,登陆北岸的秦军陆军轻易的就扫荡了安庆城周边的清军阵地。

    文格并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兵之才,他脑子里的战争思维还停留在二十年前,还是以‘城防’为中心的老式战争。安庆清军主力部守在城内,外面各处战略重地都仅是稍加布置兵力防守,或干脆就是不布置一兵一卒。

    秦军登陆的第二天就用炮火湮灭了城南和城西两道城墙,然后工兵部队进行爆破,在南、西两道城墙上炸开了六道五六丈宽的巨大豁口,安庆清军的斗志彻底垮了,当天刘暹就在安徽巡抚衙门见到了文格的尸体。

    这个三十四年前的满清进士,以善工笔花鸟在当代士林中享有声誉的满人权贵,如此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而安庆的易手给天下带来的震动远不是一个文格之死所能比得了的。

    因为秦军夺取了安庆之后就有了进军皖北的根基,而秦淮之间的淮安大决战开打在即,秦军如此动作,多少能动摇一下淮军的军心。

    说真的,现在淮军精锐一在川中,另一部就在淮安。至于安徽老家,真的是靠张曜的嵩武军来撑台面。

    如果秦军挥师北上。没人相信张曜能扛得下来的。

    不过刘暹在安庆战后当即乘坐兵舰抵到南京,然后过江到扬州。明显是针对淮安之战的御驾亲征。占领了安庆的秦军也跟冬眠的狗熊一样,窝在安庆,不肯动弹。似乎并没有‘趁人之危’的意思。

    李鸿章这时候已经到了淮安,整个华北的淮军各部,如若汇入大海的江河,哗啦啦的流进‘淮安城’。

    据淮安这个军情处位于苏北的唯一站点来报,淮军兵力已经超过了四万人。

    其中步兵主力为李鸿章的亲军一系,即李鸿章在淮军初创时期的督标亲军,和担任了江苏巡抚后的抚标亲军。再由就是淮军站稳脚跟以后的护军营,现在统一由李鸿章的表弟兼妹夫张绍棠统领,手下有周良才、黄元良、李胜、颜邦桂、张文宣等将。

    这些人本来已经纷纷出人头地,比如说混的最好的李胜,带着李鸿章的两营亲兵历经多年苦战,部队扩充,定名‘胜字营’,已经升为记名提督,赏赫勇巴图鲁名号。正一品封典。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