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张盖着赣州军政府大印的公告贴在镇子北头。 从即日起,全城男丁去辫。一根辫子可换十斤大米。三日后,若还有男子留辫子,一经发现,军政府将登名记姓,其人亲属三代以内,一年中赋税翻倍,一年中不准科考,不受军政府录用。 如一个月不去辫,三年之中如例。三个月不去辫者,五年之中如例。半年不去辫者,十年之中如例……” 这次告示贴出来后,不久就被众人围了一个里三层外三层。 面对这份剪辫的告示,比广州城高出十倍的‘十斤大米’的诱惑,长兴镇的人反应和其他地方的人并无不同,大多数人沉默着,一部分人骂骂咧咧,只是不敢将声音放大,其中一些人还痛哭失声,如丧考妣。而还有一部分人…… “官爷,现在剪辫当真能拿十斤的大米?”一个声音突兀的在围观人群中传了出来。 哪个混蛋为了十斤大米就要割祖宗留下的辫子!?各人心中大骂,纷纷向声音处看去,只是见到说话之人,众人心中却不敢露出不满来,怎么是这位泼皮? “当然。诺,大米就在那儿呢,剪完辫子当场兑现!”一个穿着黑色衣袍的军政府文员高兴的回答,只是看到问话之人也不由愣了一下。这个人三十岁左右,生的身高马大,长的五大三粗,一脸的凶悍样。一看就不是个安分的主儿! 文员不认得这人,长兴镇的人可都认得。程兴达,就住在这镇子北头,兄弟三个,他是老大。是长兴镇上有名的泼皮。因为他们三个兄弟全都是这么大的块头,放起恶来长兴镇没人敢惹。 “那好,我来割!”程兴达径直走到一名秦军士兵面前,甩了甩脑袋,然后将头低下。十斤大米一根辫子,这买卖不要太值的。 为首的文员也顾不得这人是谁了,向士兵一示意,眨眼一条辫子就扔到了一边的筐子里。同时取得一袋大米放到程兴达手上:“给,这是你的米。” 程兴达深深地看了一眼跟前的文员和四名秦军士兵,看了一眼筐子旁边成堆的大米,扭头就往家里走去。一个注意已经在他心头打定!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十斤大米的诱惑,对于佃户们来说已经是能令人心动的了。 程兴达之后,围观的人群中立刻就有人涌出。很快乘辫子的筐子前就排起了长队来。 “不能剪啊,不能剪啊!”看到这种情景。人群中两名秀才顿时大急。只是他们的呼喊对于家境还过的去的人尚有些约束力,对于那些底层的穷人来说就毫无效果了。 原时空的辛亥革命后。革命军下令剪辫子时,当时也有不少遗老遗少坚决不从,只是当革命军提出用两个馒头换辫子后,马上有人主动剪掉辫子。如今只是提早了数十年,自然能呈现同样的情景,十斤大米可比两个馒头贵多了。 剪辫不同于理发,只需一刀即可,因此速度非常快。看到前面的人都拿到了大米,长兴镇更多的人加入到排队当中。几名秦军战士忙不过来。见到这个情景,那文员大声喊道:“大家不用都排队啊,自己将辫子剪下来也可直接换大米!” 于是镇子北头的辫子简直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堆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