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〇九章 待命出击-《龙战长空》


    第(2/3)页

    连水面带水下,整整三十艘大小战舰蜂拥而出,一时间太平洋上风声鹤唳、乌云满天,一场惨烈的海空较量眼见就要到来。

    如此声势浩大的远征,美国人的计划,看上去是十分简单明了的。

    按照美国太平洋司令部的一份作战规划,规模庞大的u.s.navy三航母战斗群无法隐匿行踪,必定很快被俄国人发现。

    接下来,如果对手选择远洋决战,美军就顺势而为,在大洋深处和孤立无援的俄国舰队进行一场硬碰硬较量,凭借航母舰载机的数量优势击垮对手;反之,如果俄国人踯躅不前,战斗群当然不能出门晃一圈直接回家,太平洋司令部参谋部的意见,是进一步前出到勘察加半岛南侧,然后组织力量对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及周边重要目标发动空袭。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俄国人因为空袭而派出舰队,战斗群就可以得到u.s.airforce的协助,空军方面新部署到日本东北部几处空军基地、装备最新型f-15e“攻击鹰”的第十九战斗机联队将发挥作用。

    总而言之,要么在远离陆地的大洋深处决战,要么主动前出袭扰勘察加,如果俄国人一味保存实力,美军就能成功遂行一场攻势行动,缓解远东方向的战略压力;而倘若对手选择远洋决战,拥有强大海空实力的u.s.navy也有信心战而胜之,同样可以消弭俄国太平洋舰队的现实威胁。

    一场军事上的胜利,再结合宣传部门的一番大肆鼓噪,就可以将焦头烂额的政府、军方从疲于奔命的应付中解脱出来,在舆论与国民焦灼心态的挤压下喘口气。

    接下来,如果条件允许,甚至可以考虑发动一场新战役,在欧洲或中东一扫颓势,这样的话战争结局还未可知,总之一切还有变数!

    舰群浩荡奔涌向前,美国人的考虑大概如此,不过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

    所谓“远洋决战”,如果单纯比较美苏双方的海军实力,尤其是具体到太平洋两岸相向而行的两支庞大舰群,美国海军一方的确占据优势,不过据此推断“俄国人未必敢于接战”,则是一种战略判断层面的失误。

    按照远东战区总司令部的战役推演结果,执掌大权的苏联军事指挥人员对红海军的能力有清醒认识,但是在这基础上,司令部仍然按照国防委员会和总参谋部的指示下达了一系列命令,红海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尽出,看上去似乎是要和美国人来一场远海豪*赌,究其原因,却是美国特工们都完全发掘不到的一个意外因素。

    维克托*雷泽诺夫中将,他和他提出的一整套作战计划,在最高指挥机构的闭门商谈中得到了支持,这才是红色巨人扬起风帆,准备和宿敌决战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其中的具体情形,外人当然不得而知,正在哈巴罗夫斯克郊外基地待命、等待an-124b与白色二十号座机一同转场而来的龙云也一样,他虽然清楚红海军的大致动向,却不知晓自己的计划是如何推动了战争的车轮,接到指示后,自己就一直在基地紧张待命,准备在夜幕降临之后搭乘“鲁斯兰”升空出击。

    “‘项目’进展顺利”,这一句话,并非指an-124b搭载su-27m2,而是指红海军远洋作战计划的实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