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章 风起(下)-《官路风云》
第(3/3)页
镜州是一个经济比沿海发达城市要落后许多的地方。也是传统文化积淀得很深的地方。镜周人谈改革时很兴奋。但一旦改革触犯了自己的利益时,他们就会理解为跟自己过不去,千方百计地阻挠改革,不管你这项改革对大家有多大用,只要对我没用,我就反对。这是每一个到镜州执政的人都头疼的事。前任市长和现任市长都是很聪明,也很有能力的人,他们刚上任时也想做出点成绩,但几经挣扎,没有吃到狐狸,反而惹了一身骚,彻底被边缘化了。
刘勇很清楚,镜州的工作出不了成绩,自己回省里工作的想法只能是一个梦。而要想在镜州做出成绩,作为组织部长,刘勇一直认为,镜州的改革,首先应该从干部制度改革入手,把那些庸官、贪官换掉,把有想法会干事的人提拔上来,一扫镜州官场的腐朽气,澄清吏治,才能迅速打开局面。他的观点与现任市长的想法不谋而合,但市委书记马赞始终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马赞要能力没有能力,要魄力没有魄力,但他能够在镜州屹立不倒这么多年,倚靠的就是他是地地道道的镜州人。
前任镜州市长是一位干实事的同志,在他的任上,镜州市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扶持了镜州酒厂、镜州食品厂、镜州棉纺总厂等一批国有企业,使镜州的工业第一次在全省有了一定的规模,一定的位置。
当然,他也相当重视农业,在全市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带领各级干部挖沟修渠,发展灌溉农业、提高单产,迅速提高了农业的产量使镜州成了全省著名的粮食基地。
此外,他还要求全市重点发展棉花种植,提高农民的收入,使镜州成为远近闻名的棉花基地。
毋庸置疑,他是一个有能力,也确实给镜州人民干成了一些事情,要按政绩来说,他是最大的。可偏偏到了最后,数他的下场最惨。这里面虽有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但这秘密对于刘勇这个级别的干部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
前任市长关键就是触犯了以马赞为首的镜州本土干部的利益。一大批退居二线的老干部串联起来,频繁的往省委、省政府跑,前去告他的刁状。
老干部们在镜州根深蒂固,是一个庞大的势力团体。他们不能容忍前任市长大刀阔斧的改革,更不能容忍他在改革中触犯自己的利益。当老干部们在市政府下属各个委、办、局担任干部的子女不断被撤换,随之换上来一批毫无根基,完全仰仗前任市长鼻息的有才干的年轻人时,老干部们的怒火彻底被点燃了。
刘勇很明白,借老干部们之手赶走前任市长的正是市委书记马赞。马赞隐在幕后,暗中操控一切。他知道前任市长在镜州人的心目中算是一位杰出能干的政治家。于是就采取“迂回“的办法,凡是市长提议涉及到干部子女的任免事项时,他很少正面表态反对,当任免事项通过时,他不失时机的向老干部们透露其中的信息,将主要责任全部推到市长的身上。
老干部们在镜州风光了几十年,老了老了,没有权利了,心里本来就是一肚子的不高兴,原本指望着自己的孩子能够子承父业,混上个一官半职的,好继续风光,而前任市长的所作所为,让他们不仅看不到任何希望,相反还越来越失望。时间一长,失望就变成了绝望,绝望变成了怨恨,怨恨变成了仇视,这样的人多了,聚集在一起的力量是相当可怕的。。。。。。。。
马赞能借老干部们的势赶走前任市长,自己和现任市长当然也能借外力扳倒马赞,扭转镜州的局面。付胜国的问题就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刘勇身为组织部长,又岂能对付胜国的问题没有一点耳闻?上一次,市委副书记张仲发提名付胜国担任交通局长,他就表态强烈反对。在考虑对付胜国进行组织考察的人选时,他首先就想到了自己最器重的综合干部科科长何丽,也是力排众议,决定由何丽负责考察组。事实上,何丽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很好的完成了考察工作。
想到何丽,刘勇脸上浮起一层淡淡的笑意。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