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烏山郡突變-《逍遙小儒仙》
第(2/3)页
古士鴻和盛仕銘迅速看過三張狀紙,不禁蹙起眉頭,然后互相看了看點點頭,
“好,此事我們會通知烏山郡,至于該怎么做,全由他們做主。”
“不過即便是氣運蛟龍覺醒神智,面對六尊三品大儒,也絕翻不起什么浪花。”
……
時間一天天過去,
李長安不得不守在新竹郡,處理災情。
上游的洪水并沒有任何減緩的跡象,反而越發嚴重。
新竹郡已經有三個縣徹底被淹,剩下的縣也開始迅速安排撤離。
之前修建出模樣的官道灌渠,再次被洪水吞沒。
大規模的百姓遷移,對整個南巡鎮撫司的壓力極大。
百姓一天到晚都在趕路,如何派發賑災銀糧已經成了最大的問題。
每天都有百姓累倒在路上。
好不容易逐漸恢復安定的日子,又一次因為大洪水,而變得支離破碎。
南巡鎮撫司的七成官員調到宛川府,而在宛川府的官員,又有七成派遣到了新竹郡。
就為了抵住這一次洪水帶來的巨大壓力。
每天匯聚到李長安這里的卷宗幾乎堆成了小山。
李長安不得不放下對烏山郡的憂慮,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梳理新竹郡遷移,改造泄洪區域的事情上來。
“賑災銀暫時停止發放,趕路過程中,銀子發出去很容易被搶、被偷。”
“保證糧食供應,別讓百姓再餓死!”
“他們為了保證下游免遭水患,付出了太多,決不能再讓去年的悲劇重現。”
“到了安置城池后,再發放賑災銀。”
“對,到了目的地再發,別在半路上發。”
……
“我建議把新竹郡的泄洪區永固下來,防止未來再有大洪水。”
“所以這一次百姓遷移就要做好規劃,安排新地方供給百姓耕種。”
“如果現有的泄洪區不合適,就開辟其他泄洪區。”
“參議們先拿出可行計劃,然后我們再一起研究。”
……
李長安手里的千里傳音符幾乎就沒放下來過。
哪怕是在半夜,都會有各種各樣的人找過來。
住在旁邊廂房的古士鴻和盛仕銘,還有其他隨行官員,都是第一次見識到李長安如此工作的場景。
一個個全都被嚇住了。
“南巡鎮撫司的事務如此繁重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