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咱們離脫貧的目標越來越近了,多值得高興的一件事呀。” “確實值得高興,但這樣下去,發展會越來越不均衡,我在思考這件事,得想辦法把這個問題解決一下。” “發展不均衡?” 林逸的話,讓兩人的表情都認真起來,李慶凱道: “你接著說,我聽聽是怎么回事。” “工廠開始建設,加上后期工人入場,確實能增加縣里的人口流動性,起到刺激消費的作用,但從中獲益的,都是縣城里的人,在下面的村鎮,還有更多的窮苦老百姓,盡管平均收入會日漸提升,但這樣發展下去,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我覺得這樣不太好。” 林逸的話,如當頭棒喝,醍醐灌頂一般,將兩人拉回到了現實。 如果只是為了應付工作,自然沒必要關注這些問題。 但他們三個,都有著很強的責任心,希望東三縣的每一個老百姓,都徹底的擺脫貧困,所以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這個事我一直在做,灌溉和防洪的問題都已經落實了,應該不會再發生往年那樣的情況了。”李慶凱說道。 “但問題是,就算增加收入也是有限的,他們還是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這是沒辦法的事,留在村上的那些人,沒有任何技能,種地是唯一的生存手段,咱們也只能盡全力去做,至于做到什么地步,就看天意了。” “話是這么說沒錯,但如果可以的話,還是要想想辦法。” 李慶凱和李似錦看著林逸,前者道: “你的鬼點子多,跟我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我覺得還得在土地方面下文章。”林逸說道: “改善土壤環境,增加農作物的產量,種植一些改良品種,把產量和品質都搞上去,中間的利潤也就大了,這樣一來下面村鎮里的人,就能達到一個較好的生活條件,咱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李慶凱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你說的也對,但這方面沿海地區不行,得去東北的冰城,那里有華夏最大的農研所,可以去那里看看。” “我也有這想法。” 鈴鈴鈴…… 就在三人說話的時候,李慶凱的手機響了。 “喂,王書記。” “你和林逸來我辦公室一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