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大胜还是小胜-《楚国第一弃子》
            
            
            
                
    第(1/3)页
    两军对垒。
    在近乎势均力敌,亦或是不清楚对手虚实的情况下。
    为将者但凡懂得一些用兵,都会先派一支数量较少的先锋部队出战。
    一来,可以试探出对方士兵的实力,再恃机调整战术。
    否则,一上来就贸然全军压上。
    万一不敌,又或是中了对方的圈套,再想全身而退可就难了。
    而若是双方实力接近,则这场初次交锋还可能获得另一个好处。
    提振士气!
    前提是,必须打赢了。
    可别小看士气这个东西。
    这个时代的战争,大多都是短兵相接,极其考验作战士兵的胆量和意志。
    而士气的提升,能够大幅提升他们必胜的信念和勇气。
    一支军队,倘若有了这种精神上的加持,往往可以在战场上创造奇迹。
    譬如,东晋时期。
    晋国大将桓温率军进攻成汉。
    因为劳师远征,桓温的队伍抵达益州成都时,已经是人困马乏,强弩之末。
    不出意外,以逸待劳的成汉部队,直接击溃了桓温的前军,甚至连前将军也杀了。
    按说这个时候,东晋军队大败,唯有撤退一途。
    当时桓温也是这么觉得,知道再打下去要出大事,急匆匆命令鸣金收兵。
    谁知,负责发号施令的号兵,因为惨败之下慌了神。
    硬是拿错了发号的道具,把鸣金变成了击鼓。
    众所周知,古代打仗,击鼓就是进攻的号令。
    就因为这场乌龙事件,导致后面不明真相的东晋军队,以为前军打了胜仗。
    士兵们为了抢夺军功,一个个士气大振,争先恐后往城里冲锋。
    结果,原本大胜的成汉军队,硬是没能挡住这群立功心切的‘投机分子’。
    被东晋军队直接冲垮,莫名其妙的一战崩盘。
    这样的结果,就连主将桓温也是一脸懵逼。
    由此可见,士气这个东西的玄妙。
    当然,桓温的这场奇迹之战,并不是轻易就可以复制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