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基因工程研究院(一)-《迷失在星空》
第(3/3)页
李庄算算觉得坐车过去比较好,李猛带着全家去了珀斯旅游,陈小军不会去这种地方,他目前还处于战场综合症治疗的后期阶段,需要控制。
威森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线路是自动运行的,没人售票,不需要花钱,但有随车保安,都是安全级别极高的核心员工。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控制研究员之间涉及工作方面的交流,这是实验室研究的大忌,另外就是按照规定做一些日志之类的,工作没有想象中的枯燥无味。
李庄在威森市的知名度不用说,连自己的老大都不认识未免有些过头。威森市内部的公共交通用的是有轨电车,不过噪音很小。李庄和车上众人打过招呼,便听他们聊外面的事情。
“hsai刚发布新智能机,集成一千五百万人工神经元的,打算做研究之用,不过听说出了点小问题,运行很不稳定,幸好只造了一台,但这几十亿恐怕要损失掉。”有人幸灾乐祸。
“他们确实太贪心,还不如改进现有架构,人工神经网络电脑缺陷太多。这台智脑,听说政府出了不少钱。”边上的人装专家还八卦了一番。
李庄听着他们聊天,没有说话。花旗国和日本去年发布的一千万神经元智脑,性能比维姬级稍好些,让他有些压力,但这类超级智脑,造多了也没什么用,费用太高,还得小心侍候。维姬一级的智脑,性能已经远超千万亿次的巨型机,速度再快又有什么用。
德国人的八百万神经元智脑,就造了四台,一台给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一台给了欧洲航天局,一台作为欧洲智能交通控制中心主脑,剩下的一台自己研究用,。
花旗国和日本造的多些,但总共就十来台。至于普通的智脑,能在市面上出售的,现在最高也不过三十万人工神经元,更先进的只有政府相关部门能定制。普通人还是不愿意看到高级智脑的大流行,卖出数亿台,那简直是惊天的想法。
家用智脑,最高一万人工神经元,不便宜,但集成度很高,与传统的家用电脑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现在是有钱人追捧的对象,新的流行品。wai因此大发其财,财务部员工偶尔也会数钱数到手抽筋,喜欢大笔现金的怪人不少。
李庄觉得人工神经元网络虽然实现最容易,但不要过分投资,其他的研究又得谨慎,他自己一直在摸索思路。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研究力度很大,有些进展,但不大,估计真正有自我进化能力的智脑出现,还得等很多年。技术实现是一方面,主要是安全问题。以前冷战时期一些核大国的神经已经绷得很累,现在更不希望出现《终结者》的悲剧。
想到终结者,李庄觉得詹姆斯.卡梅隆不愧是大导演,拍科幻片时考虑的东西非常多,不是随意胡编乱造。超量的并行计算网络确实有可能产生人工智能,这种ai产生的方式比较特别,很偶然,对软件设计的依赖非常大。维姬诞生后,他利用维姬外挂高速计算服务器进行了推导,得出的结论是,“成本太高,而且不确定性因素过多”。
靠近神域的人工智能才是有效的人工的智能,靠天吃饭不是一个称职的科学家该做的。无法投入到实际应用的技术没有任何意义,除非闲得无聊或别有用心。
目的地就在附近,李庄和员工们告别,跟往常一样,慢吞吞地走向研究所大门。
;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