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是,有失公允,我们都知晓了,这状元郎是您的外甥,肯定是您安排的。” “我们也都是您的同窗,或者是您父亲的学生,您什么一视同仁,也给我们安排个状元郎的生源,这是瞧不起我们其它几大书院吗?您看现在京海书院的尾巴都翘上天了。” “我们原本号称京城四大书院的,京海就因为受您的垂顾,一直拔头筹的,现在好了,直接把我们三家都甩远了,人家一家独大了,这事儿,您有责任,您太偏心了。” …… 林翰林听他们抱怨完,放下手中的书卷。 “什么叫安排?当时老夫不是把你们召集起来,一起看过一篇秀才文章的吗?你们自己没有觉悟,我能怎么办?” 当时看的就是廖青考上案首的文章。 京海书院去摸清楚了文章的来源,立马就发了邀请函。 其它的人也就看的时候,说百般好,百般夸的。 然后,悟性低的就想不到那一层上去。 几个书院的院长们都傻了眼,“林大人,您经常拉我们一起读文章啊,我们哪知道是谁写的?以为是您的哪个得意门生的大作呢,您做事情这么含蓄的,我们悟性它不够啊……” 林翰林点头,“嗯,悟性不够,办书院比人家差点也是正常的。” 顿时,几个人被怼得说不出话来。 这脸送上来打的,生疼生疼的。 这哪里是来找公道的,这是来找虐的啊! 想想,又不服气。 开始打听,“那这个状元郎朝廷如何安排的,是不是先在翰林院干两年,再外放的?” 林翰林回,“我也想,但皇上应该不会这么想,杜正砚也不会这么想……” 有两年与外甥独处的机会,增进感情的机会,何乐而不为? 翰林是个好地方,读书人的向往之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