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一路向北~离开有你的季节~” 《一路向北》的歌声正在整个摄影棚里响起。 四把红色的转椅上面,包括挺着老大肚子的杨蜜在内,周杰仑、许鑫、朗朗四个人都背对着还在施工的舞台现场,侧耳聆听着后方音箱里周杰仑的歌声。 朗朗刚从美国回来。 直接就被抓了过来。 而等一首歌放完,周杰仑按了一下自己面前的红色按钮。转椅的电击瞬间开始工作,直接转了过来,面对空空如也的舞台。 音乐声悄然停止。 金广成走到了四个人旁边。 其他三把椅子同样转了过来。 “这套音响效果是我目前听起来最好的…” 杨蜜率先开口。 许鑫点点头: “嗯,她说的对。 这话一开口,周杰仑就翻了个白眼,扭头看向了朗朗:“音轨听起来是没什么问题了,那要不要试试人声?”“可以,光听音轨听不出来东西,咱们这节目不仅仅要听音乐,人声也是重中之重。” 听到这话,周杰仑点点头: “好喔,邓梓琪~ “在喔,JAY哥。” 一直在旁边默默当小透明的邓梓琪赶紧站了起来。 暑假了,她也闲了。 并且通过了香江区的海选。 其实也是走了个过场。 作为杰威尔的艺人,内部种子,她实力一方面没的说,另一方面也确实《好声音》是一个最适合的平台,本来决定发专辑的她直接被公司更改了计划。 以这种方式来出道。 虽然媒体已经挖出来了她是杰威尔的艺人。 但周杰仑也和她说了,进入到盲选开始,她第一不会在周杰仑的队伍里。第二就是打歌策略什么的都是按照导师的意愿来。 最大程度下保证公平的前提,大家也都想看看这个小姑娘能走多远。 但话是这么说.……可该照顾的还是免不了的。 这不,带过来“暖场”,提前适应场地来了。 《好声音》的海选会在这个月全部结束,然后等7月1号开始,就会进入到录制阶段。 预计是一周之内完成盲选的录制,然后开始进入节目制作周期。 毕竟四位导师也要挑选歌曲,制作改编歌曲,还要带歌手连唱。 这些也是需要时间的。 一个月的制作周期刚好能把节目中间需要的时间全都挤出来,同时,时间也不会因为太赶而导致质量下降。 “去唱两首歌,中高低三种音区全有的那种。” “好喔。” 女孩点点头,接过了话筒走到了舞台中间。 想了想,说道: “那…一首《天黑黑》和一首升KEY的《发如雪》好不好?” “噗………” 许鑫又笑喷了。 “……” 周杰仑无语: “喂,可不可以每次要唱孙雁姿的歌时,你不要发出奇怪的声音件。显得我很小气误~ “小伙子你很勇喔,敢和我这么说话.…埃,蜜蜜,三倍界王拳,崩他!” “……” 杨蜜连搭理都没搭理他,拿着新换上的IPHONE3GS手机,在那也不知道给谁发信息呢。 自讨了个没趣的许鑫耸耸肩: “请开始你的表演。 “好的喔,许哥。” 邓梓琪应了一声,和音响师沟通了一下。 大概等了两三分钟,孙雁姿的《天黑黑》伴奏找到后,音乐声响起。 “我~的~小时候.….…” 坐在椅子上许鑫一边听着这个自己亲自发掘的姑娘在唱歌,一边观察着她的台风。 邓梓琪的噪音条件自然不用多说,连周杰仑也认同。 确确实实没毛病。 而她的台风……也还可以。 虽然还很稚嫩,可至少不见怯场。 声音稳定异常。 低音沉的下去,中音丝毫不抖,高音爆 发力……真特么的强!听的许鑫一个劲的点头。 嗯。 邓SEI颖~ 果然没看错你喔~ …… 两首歌还没唱完,杨蜜便对他喊道: “快,诗诗进来了,快去接她。” “哦,好。 许鑫应了一声,直接离开了椅子,顺着通道走了出去。《好声音》的事情,他能帮上忙的不多。 更多的是在流程上面给建议。 真涉及到音乐方面他基本上被周杰仑和朗朗当傻子那么溜着玩。 尤其是姓周的这个王八蛋。 似乎终于找到了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凌辱他的快感,这几天嘴巴臭的不行! “噢哟,小伙子你很懂音乐?” “读?你听出来什么啦?……什么都没听出来?噢哟! “这种歌曲你驾驭的了吗? “拜托,音乐人的事情,外行人可不可以闭嘴喔~” 他过的挺糟心的。 但偏偏不来还不行。 一方面是杨蜜现在的主要业务都放在了《好声音》上面,《风声》和《仙剑三》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么未来走向她基本就顺其自然了。而《好声音》又是他的主意,到了现场有什么灵感或者需要改动的地方,都要他来拍板。 另一方面呢.… 西安多多少少比燕京那边气候好一些,待着舒服。她住着还挺开心的。 所以,在《好声音》开播之前,可能她都要留在这边了。媳妇的命令比天大,他天天就跟个小狗腿一样,让干啥就干啥。 反正.….… 他也没事情做。 一路走出了布置好了各种观众座椅,比起二号摄影棚小了好多的五号棚,他先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如今的《好声音》局面是比较明朗的。 由《天籁之声》公司制作,并且交由西部影视台播放。而西部影视台又把转播权授权给了上星台陕西卫视。 到时候画面上会出现双电视台的LOGO。 而给出的利益是三成的广告费。 陕台明白,西影的电视台不会一直这样下去。 如果《好声音》能火,那么可能第二年的合作就不是这个价格了。但同样的道理,陕台也确实拿不出来什么好的对策。 根本拿捏不住西影厂。 所以,三成就三成呗,等什么时候你们西影台能上星了,什么时候这钱就拿不到了。 拿不到也无所谓。 论佛系..…一部《风云》翻来覆去已经播了7年的他们,一般人还真比不上。 而剩下的七成利澜呢两边平分。 这生意乍一看其实是亏本的。 不过关键也得看怎么说。 两边现在是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战略意义其实要比利益来的实际得多。 《风声》注定大卖,票房分账到手后,西影厂更有底气去制作一些以前因为没钱或者是意见不统一而耽搁的作品。 肉眼可见的速度可以一点点走向正轨,重新焕发第二春。那么,有西影厂背的演员,虽然咖位什么的还是得自己去争。但至少,靠山有底气,他们也有底气。 不可能说是得罪了哪个公司,或者是被哪个公司摆一手,只能选择默默忍耐之类的了。 这圈子挺现实的。 好的时候繁花似锦。 不好的时候,谁都恨不得踩一脚。 西影厂身上有比起金钱,杨蜜更看重的东西。 她需要,以后她的合作伙伴们也都需要。 而这些东西,都是那些位把天朝电影带入世界的人们打拼出来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