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南山村换新貌-《末日变化至》


    第(1/3)页

    住在村子里的人家,都在各自的屋内修建了地窖,白天躲进地窖生活,晚上再出来干活。

    村子里所有的空地都建上了新房屋,房与房之间紧密地挨在一起,中间连一条过道都没有。

    新建的房屋多是以泥巴做墙,也有的人家用原木建房。

    整个村子花样百出,    什么样的房子都有,样式和大小也千差万别。

    村中荒废多年的老井被重新淘洗干净,由村民集体出资挖深一百米,清澈甘甜的井水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水井有专人值守,一家一天只供应两大桶,足够一家人吃喝用水的,生活用水只能到村外的小溪自取。

    即便是有此规定,对于一个近四百人的村子来说,一个水井是供应不足的。

    于合经过多方协调,    在村尾新打了两口两百米深的井,明文规定只能村尾的村民使用。

    因为村中的村民不愿意出物资请人打井,说他们不需要到村尾打水,应该由村尾的人自己负责。

    因为井的原因,南山村分为新村和旧村,于合干脆将一个村子划分为两个小队。

    旧村叫一小队,由原村民梁山任小队长,新村叫二小队由赵苍任小队长。

    南山村的原村民都居住在村子里,便由本村人梁山担任。

    二小队居住的都是从城里下乡的人员,便由赵苍担任。

    目前的小队长暂时没有报酬,主要任务就是管理水井,再协调一下邻里之间的矛盾。

    梁山和赵苍也是赶鸭子上架,被于合给说动的。

    他给两人许诺只要村子里有工作名额,优先给两人转正。

    转正后就意味着有每个月有定量补贴,    这是多少人都想要的。

    所谓的工作名额,    便是与于合一样可以每月领取粮食补贴。

    于合没下村时,    一个月的粮食补贴为五十斤,一家三口凑和着吃喝没问题。

    自他下村后,一个月的补贴降为三十斤,但家里可以划分两亩地,还可以自选地基建二十平米的房子。

    于合将镇上的房子出租,带着妻儿来到南山村任职,准备等地里有收成后再把父母接到乡下。

    有工作名额这么一根胡萝卜勾着,梁山和赵苍自然答应下来。

    现在大家都忙着修建家园、种地,相处还算平和,像王朵那样喜欢骂大街的人毕竟是少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