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澄问道:“我只是不明白,何至于此?” 朴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知道你家里的三百府兵都是些什么人吧?” “知道,都是从龙枪士退下来的。” “当年朝廷是要把右相府兵全裁掉的,你爹最终虽然保下了这三百人,但朝廷只允许他们存在,却不承认他们的编制。没有正式编制,就没有钱,所以这三百人是你爹养着的。” “我知道。” “养这三百人,就是在养三百个家庭。” “这我也知道。” “那你知道右相还在外养着多少战士的遗孀遗孤吗?我往少了说,至少也有三千吧?” 赵澄沉默了。 见赵澄这样,朴坚意识到这件事赵澄也知道。 他叹道:“和右相比起来,我们做的这点事算得了什么?” 赵澄全明白了。 堂堂建忠将军,四品将军,家里怎么可能穷到这种地方,连仆人都请不起? 他不是请不起,而是拿这些钱去救济遗孀遗孤了。 那些孤儿寡母曾经的丈夫、父亲,是朴坚、宋城、毕凡胜他们曾经的战友和部下。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赵欢不仅把善战的作战风格传给了他们,这种无私抚恤的精神也影响了他们。 他们都在做着和赵欢同样的事! 赵澄的双眼再次湿润了,他经常开玩笑式的痛骂赵欢在外养着小家,但从朴坚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顿时觉得父亲的确不容易。 若是朴坚知道父亲在陵山还养了一千府兵,怕是会更感动吧? 赵澄问道:“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都是我大靖忠烈之士,朝廷难道不管他们的遗孀遗孤吗?” “朝廷有明确规定,战士牺牲后是有抚恤金的,如果是右相的兵,那还能拿到全额的抚恤金,换做别的主帅就不一定了。但这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两点是,朝廷财政历来吃紧,户部兵部工部礼部哪哪都缺钱,在国库紧张的时候,抚恤金这一块往往是拖在最后的,严重时甚至能拖个十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