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步步惊心-《商宦》
第(2/3)页
想到这里,杨正洪不禁有些失悔,当初本不该把黄河给架空了,导致了出现了组织部长不听市委书记的招呼的局面。闹了个大笑话啊!
常委会因为临时通知,会议议程也没来得及打印。杨正洪说反正都到了,一项项地往下研究就是了。
第二项研究的就是招商引资的政策。到底是常委们,一听初稿,就多少明白了其中所含的意思。
分管工业经济的市委副书记郑大虎先发言,说这个政策好。不是早了,而是出台太迟了。
市农工委书记吴逢春说像这样地政策,早在好多年前,沿海等地都已经出台了。而且在政策上更加宽容,因此建议文件还要放开些,不要遮遮掩掩。
“大力营造外来投资者宾至如归地感觉,增强外来投资者在乌紫地安全感、信任感和温暖感。公安等相关部门,要积极保障外来投资者人身利益和行动自由,坚决打击侵扰投资者行为。这岂不就是说外商在乌紫就是天王老子了。没人能管,没有人管?”组织部部长黄河的意见正好相反,他认为这个政策太宽了。不利于环境地优化。这不叫优化环境,而是破坏风气。
张晓文听着,这班常委们个个言之有理。但是也听得出来,观点基本上是分成了两种。这两种观点事实上不一定真的都是他们自己地观点,而是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说话的两位一把手的观点,只不过先通过他们的嘴说出来而已。
陈江这回显然是有备而来,弄得杨正洪有些被动。
大家都说完了,张晓文非说不可了。张晓文看看大家,说:“这个文件。我认为出台还是很有必要的。这对当前招商引资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文件的主题是优化环境,从大的宏观上作了明确。”
他停了一下,看见杨正洪正朝自己望着,就继续道:“这符合国家的政策,也没有对本地企业形成冲击。关键是想通过这个文件,改善相关部门地服务环境。这也有利于本地企业的成长。当然,文件因为是初稿,不成熟的地方也还很多。像刚才有些同志说到地政策是否过宽,有些地方提法不是太确切。这都还需要修改。”
张晓文这话说得原则而具体,但是他的倾向性已经出来了。他是支持这个文件的。
会议室里一下子静了,这是主要负责人要说话前的气氛。
陈江先说了,“我总体上是不反对这个文件的,”他喝了口茶,“但是,我觉得办公室在起草这个文件时,观点有些问题。第一,政策过宽。这很容易让人犯错误。外商来投资。我们当然欢迎,但是。不能把他们放在乌紫老百姓之上。第二,这个文件重点放在优化环境上,我赞成。但是,我们要优化什么环境,值得研究。关键是优化我们的服务环境,主要是领导环境和特权部门环境。这两点要作为重点。说到环境,我又想起我们一直在搞的效能建设,也处理了个别同志,情况是不是就好转了呢?我看没有。最近我就听说有个别领导同志的司机,晚上利用公车出入娱乐场所。这就是很大的!领导知不知道呢?是知道不问,还是真地不知道?老百姓看见了,骂的是市委,是zf。这个值得好好反思。”
洪望山没有想到陈江会扯到这个事情上,他这个党群副书记,一直分管着市委办。前几天,市委秘书长宫胜给他说到这事,洪望山原想等过几天找杨正洪的司机小刘谈谈的,现在看来,陈江早就清楚了。
张晓文看看杨正洪,杨正洪面无表情,只用手摸了摸头发。
陈江结束了发言,意味深长地朝杨正洪瞟了一眼。
杨正洪把手从头上拿下来,清了清嗓子,说:“大家都作了很好的发言。说明大家对这个文件,对这个政策高度重视。这很好,说明了我们在招商引资上的思想的高度统一。至于文件本身,原则上我是同意的。”他话锋一转,“这个文件中的新地政策的出台,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政策了,更是代表着乌紫的改革开放的理念,代表着乌紫与时俱进的形象,代表着乌紫海纳百川地气度。乌紫要发展,就必须大招商,大开放。在这个问题上想不通。就是对党的政策的不理解,就是对乌紫的未来不负责。这个文件是在我们有些外商出事后才出台地,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因此,这个文件必须要出来,而且要快。表明我们地诚意,明确我们地态度。”
杨正洪说到这儿,用眼环视了一下,陈江正低头喝水。杨正洪又道:“至于廉政建设,我地态度是明朗的,一定要加大力度。望山同志,请你再过问一下,特别是刚才陈江同志提到的问题,要认真地查。既不能放任,也不能冤枉。我在这里带头声明一下,我的司机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出现了。更要严惩。”
张晓文没有做声,他看看陈江,陈江正冷冷地笑着。
常委会的最后一项,是早已经市委同意的旧城区改造工程事项。郑大虎作了汇报。这项工程投资达五个多亿,是乌紫近年来最大的基建工程。
对于这样大的工程,谁来主管,是一个很敏感地话题。就张晓文所知,在会议之前,郑大虎和陈江都显示了对这工程主管的兴趣。
应该说。在昨天晚上之前,张晓文对此有些想法。他毕竟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这样大的工程按照市里地规矩,应该由他来干常务副指挥长才对。
但是,听高明河昨天那么一说,也许真的有那么回事。高明河这家伙干正事不行,打听消息却是一把好手。
如果高明河所说的是真的,这说明了杨正洪早有打算。那么,在郑大虎汇报后。他一定就会快速作出表态的。
果然,当郑大虎的话话音刚落,常委们都还在静静地等着的时候,杨正洪打破惯例,先讲话了:“旧城区改造工程是乌紫市本届zf一项重大工程。这项工程责任重大,民心所系。这项工程的主管,我建议由晓文同志负责。这项工程涉及面广,尤其是拆迁任务繁重。晓文同志具备这方面的协调能力,而且他本身又是外来地领导干部。和本市的一些人和事没有什么瓜葛。由他出面来做这个工作。容易服人,也易于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当然。在具体工作上,请各部委办局的同志配合。会后成立一个专门的工程指挥部,陈江同志任总指挥长,晓文同志是常务,负责日常工作,大虎同志和郝冲同志任副指挥长……”
陈江嘴唇动了一下,却没有说话。郑大虎已经被列在了副组长的名单中,也不好说话了。
市委宣传部长周明说:“我完全同意正洪书记的意见。由晓文同志来主管这项工作,是慎重而合适的。”
张晓文一听这话,马上意识到,他是杨正洪的人,应该事先知道内情。
“这是个大工程,我怕是不行。”张晓文并不想接这个烫手地烂山芋。
事情是明摆着的,杨正洪是想故意给陈江上眼药,他自己脱身事外,让张晓文去干掣肘的坏事。
然后,这位杨大书记就可以,站在一旁看陈江的笑话,甚至很可能是想从中找出陈江的一些把柄。
问题就在于,以陈江的性格,根本无法拒绝吃下这块大肥肉,毕竟是五个亿,而不是五百万的大工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