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发展汽车-《商宦》


    第(3/3)页

    早在张晓文刚去省计委能源办的时候。他就给冷凝翠安排了这项工作,并且有专人负责与西风汽车集团的这些技术骨干联络感情。

    在几年前的经济过热时期,内地的一家村办工厂一年敲打几百台车,就是一个多亿地销售收

    从那一刻开始,就引起了张晓文的高度重视,由此产生了干汽车的念头。

    “我们没有自主开发轿车地能力”,这是多年来国内汽车界普遍的观点。

    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开发一款轿车,需10至20亿美元。我们拿不出这么多的钱;要开发一款轿车,工厂必须有相当大的规模。有的说至少3万辆,有的说50万辆,有的甚至说要有200万辆,才能承担如此巨额的开发费用;开发一款轿车要十年甚至二十年,要几代人的努力等等。

    张晓文对于持有这种观点地家伙,自然是嗤之以鼻,这些享受着垄断暴利的国有企业的老板们,关心的只是自己的前途,振兴民族汽车工业。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没谁把这事真正的放在了心上。

    据他所知,奇瑞公司在200年最早开发的“风云”牌轿车。一亮相就反响强烈,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而且销到国外。中国不能开发轿车的种种理论,被瑞奇的实践驳得体无完肤了。

    其实,奇瑞并非个别现象,吉利、哈飞都自主开发出了轿车。

    在国内,汽车工业领域走了二十年合资地道路,比如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都无一例外,走的是合资道。

    可是,二十年过去以后,张晓文发现,其结果是离自主开发这个目标不是更近了,而是更远了。

    因为中国企业合资,而中国企业仍然是用现成的图纸来生产,以为能够通过走合资道路的三段论来获得开发能力,就把自己原来品牌、产品开发平台全给放弃了。

    张晓文曾经听说过一个惊人的大笑话,在上海大众,有一个国内的工程师发现设计图纸上有一个螺帽图纸画错了,结果后来德方还承认错了,螺帽没错,图纸画错了,但是这个图纸你是不能改的。上海大众也没权改,必须由德国大众来改。

    合资企业连人家螺丝都不能改的,你还学到什么呀?拱手送钱给洋鬼子罢了!更令张晓文感到痛心的是,那些个败家子们,居然不要“老红旗”和“上海牌”轿车了,理由是技术落后。

    结果,自己地产品开发平台完全没有了,变成直接生产引进地车,然后零部件国产化也是为它服务,这样做了二十年。

    不要说二十年,这样干再过一百年,那些个败家子们,洋人的卖办们,也不会开发出一辆汽车来。

    汉奸、二鬼子太多,这是国内地一大悲哀!

    ps:老古新建地“起点vip会员”群,群号:9396659,邀请仅限于“起点vip会员”的兄弟,进群畅谈小张的香艳史!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