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狭路相逢(求月票)-《商宦》


    第(2/3)页

    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华爱农阴阳怪气地说:“毕文海修了几栋别野,情人不知道有多少?曾书记只要一查,肯定就跑不了!”

    张晓文暗暗叹息了一声。原以为这些干上县委常委的领导,不说个个大学毕业嘛,至少高中要毕业吧?

    这个华爱农华主席念了白字还理直气壮,可见,我们现在提拔起来的都是什么样地人了?

    分管城建的县委副书记周复冷冷地说:“老华啊。田中水在老家的耕地上圈了几亩地,修的豪华墓园好象占地也不少吧?”

    颜标仔细看了看现场的情况,因为曾锦林和卫山的倒戈,常委票数的比例,竟然只比老严多出了二票,张晓文这一系地五个常委,一直都在闷头喝茶,还没人表态。

    “张书记,你看呢?”颜标不想让张晓文置身事外,太过舒服。就点了他的名。

    严大德顿时紧张了起来。他也早看出来了,两个县委副书记叶子强和秦真。至今没有说过半句话。

    如果张晓文带头支持颜标的意见,宋杨和高明河这两个公认的张系人马,肯定要举手赞同,那同意票数已经超过了出席常委的半数。

    “张书记,有些关键位置,可要选对了人啊!”严大德抬手掐灭了烟头,抢在张晓文开口之前,提醒他注意。

    张晓文抓过zippo,点燃了烟卷,吸了一口,见众人都紧张盯着他地嘴巴,这才不慌不忙地说:“既然争议这么大,我看啊,是不是由组织部门扩大考察的范围,综合一下各方面的意见,再上会讨论。毕竟,兼听则明呐!”

    严大德不想浪费这个大好时机,脑子里迅速运转了起来,找了套说词,正想开口说服张晓文。

    刚张开嘴巴还没说话,一直默不作声的叶子强和秦真都迅速表态说:“放一放也好,多考察一下没坏处!”

    颜标皱紧了眉头,他本想强行提出表决,尽早把这个显赫的位置给占住,却不料,叶、秦二人放发完言,宋杨就说话了:“提拔这么重要的干部,怎么着也得按照组织程序来办吧?”

    在常委会上一向很少发言的高明河,这时也亮明了他的态度,很坚定地说:“我同意张书记的意见。”

    至关重要的五个副书记和常委先后表示了中立地态度,颜标心里一盘算,票数不够过半啊,面无表情说:“那就先这样吧,等组织部考察完了,再上会讨论!”

    严大德张了张嘴巴,本想反驳老颜,可是,看见张晓文气定神闲地坐在那里抽烟,心里一叹,也就闭紧了嘴巴。

    现场地所有人都很清楚,颜标和严大德已经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掰起了手腕!

    可是,就在对决即将白热化地时候,竟然就因为张晓文的一句话,而偃旗息了鼓。

    县委常委会在凝重而诡异的气氛中结束了,这还是大姑娘坐轿子,头一遭呢!

    走出会议室后,高明河发现颜标和严大德几乎同时,朝着张晓文伸出了友好之手,脑子里灵光一闪,他心道,这就对了!组织部长是宋杨,只要他把考察的干部的进度一路拖下去,颜标和严大德岂不是要斗上很长的时间了?

    沿着这个思路,一路思索下去,高明河更是惊奇地发现了一个秘密。

    虽然张晓文没向他透露什么,可是。高明河清楚地知道,颜标是最为护短的。让他亲手把自己最宠信的爱将刘平给撤掉,就等同于在他的心窝上挖了一块肉。疼得椎心刺骨呐!

    这世界上。哪有自己打自己耳光地道理?高明河抬起头,定睛看着张晓文,心道。一定是老板出了手,逼得颜标没了办法,才不得不下了壮士断腕的决心,硬生生地把刘平给弄回家待业去了。

    再看看今天会场上这诡异局势,高明河惊骇地发现,好一招坐山观虎斗的妙棋啊!

    张晓文一直没对县局局长地位置表明自己地态度,很可能是抛出这块大骨头。引诱严大德和颜标去争抢。

    正因为县局局长的宝座乃是兵家必争之地,颜标和严大德都绝对不可能撒手,一定会斗地你死我活。

    到了最后,颜标和严大德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县局局长地宝座。极有可能被老板拿回囊中。

    我老高的运气好啊,谁想到年过四十了,竟然还跟了这么一位后台硬、手腕强,气度不凡的“老板”?

    只要死心踏地的跟着干,将来不愁上不了台阶,机会好的话,也许有可能干一干市委书记呢!

    “嘿嘿,高家的祖坟也该回去重新修葺一番了!”高明河的脸上忽然呈现出了诡异地笑容。

    就在严大德和颜标处心积虑地谋划着,怎么拿下县局局长这把金交椅的时候,张晓文带着高明河和罗虎。在县交通局的一班工程师的陪同下。坐上了政府办的中巴车,沿着紫云县通向乌紫市地公路。勘察地形去了。

    中巴车走走停停,因为刚下过雨的缘故,路面坑洼不平,张晓文下了车,问随同而来的交通局长肖耀武:“修通这条乌云公路(乌紫到紫云)大约需要多少经费?”

    肖耀武磕磕巴巴地说不出个囫囵话,白白净净地肥脸涨得通红,张晓文拉下脸,厌恶地扭过头去,心想,你如果是我的公司里的员工,早被开除了!

    “张书记,如果是新修一条二级公路的话,每公里的成本在大约三百万元左右!”张晓文转身一看,发现说话的是一个大约三十多岁,皮肤黝黑,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年轻人。

    “哦,怎么算出来的?”张晓文不动声色地问。

    “因为我参加过378国道地修建工作!”年轻人很自豪地说。

    “张书记,这是我们县局工程股地股长华雨诚,他确实是378国道的设计师之一,前年才调来我们县地优秀人才!”肖耀武赶紧凑过来补充说。

    肖耀武对于工程情况一窍不通,却对人员的信息了如指掌,张晓文心想,这种只会谋人却不会干事的废物,大多坐在了比较要害的位置上了。

    不过,这么个穷县里居然出现了个曾经修建过国道的工程师,确实令张晓文没有想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