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出了岔子-《商宦》


    第(2/3)页

    见众人地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张晓文当即表态说:“金华同志这个醒提得很及时啊,洪水就是猛兽。切不可掉以轻心!王镇长。财政拨款的数额是多少?”

    王金华叹了口气:“其实并把多,才五十万。可就是只能瞪眼干看着,拿不到手啊!”

    “县长们都签过字了?”张晓文随口问了一句。

    高明河刚才一直在心里暗骂王金华不懂味,心想,你老王也干了一届多快两届的副镇长了,确实也干出了成绩。虽然这个成绩被梅衡远和刘响拿出去四处吹嘘,但镇里的和村里的干部们都是心里有数的。

    这年头,谁好谁孬,一目了然,俗话说得好,人民地眼睛是雪亮的。

    高明河见张晓文问出了核心的要害,不由得大为佩服,别看年纪轻,确实是个官场上的内行。按照县里财政一支笔的规定,没有县长严大德签字同意,任何人都拿不到财政局的一分钱。

    “严县长和卫县长都签了字的,您看,这是批文!”王金华本来指望张晓文会管这事,只是秋汛季节迫在眉睫,他也是迫不得已,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才想出了这么一个犯忌讳的做法。

    王金华见张晓文并不象其他的书记县长们一般,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推了之,心里不禁浮上了一丝微弱地希望,赶紧从公文包里拿出批文,走过去,双手递到了张晓文的面前。

    张晓文并没有马上接批文,而是侧头看着高明河,高明河马上会意,接过王金华手里的批件,仔细一看,冲着张晓文点着头说:“确实是严、卫两位县长的签字笔迹,我很熟悉!”

    听高明河在最后加了一句,张晓文的嘴角微微一动,冲他露出了一个知心的微笑。

    仔细看了两遍批文,张晓文心想,这笔钱并不算太多,如果多了话,他还真有些麻烦了。毕竟县里一年地财政收入不过四千多万,支出却达到了一个多亿,根本就是入不敷出,靠着国家、省里和市里的财政补贴过日子。

    既然只有这么点钱,张晓文索性试探一下,他这个常务副书记在政府这头,说话办事的分量。

    至于严大德和卫山包括财政局长买不买他这个帐,就得看人家的想法了。

    孰敌孰友,马上见分晓!当然了,张晓文也不是那种莽撞之人,在官场上混,谋定而后动,是基本原则。

    王金华汇报的情况,已经比较明朗化了,阎王们都同意了,款子却卡在了小鬼的手上。根本不用多问,张晓文也明白,财政局长古方多办是想借机会捞点油水。可是,这笔钱是用来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资金,他怎么敢?胆子也太大了一点吧?

    张晓文回过头一想,五十万,这个数字很关键,真要是过了一百万,只怕他的面子再大也不见得管用了。毕竟他管这事,算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是仗着手握人事大权,假私济公罢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张晓文决定把这一把火好好地烧一烧,试一试水深水浅。
    第(2/3)页